2019年2月汽车出行大事件:Model 3交付;车好多融资;滴滴裁员
[ 导读 ] 2019年2月,大众和福特、宝马和戴姆勒分别就自动驾驶领域相关业务进行合作布局,苹果公司也在2月28日提交了自动驾驶相关报告,汽车出行领域各企业在自动驾驶方面的布局进一步加强。值得一提的是,车好多完成了15亿美元融资。

2019年2月,汽车出行领域各企业开始逐渐发布财报,向市场各方汇报2018年度成绩。比如:国外打车巨头Uber2018年全年营收为113亿美元,同比增长43%;国内动力电池龙头企业宁德时代2018年度营收为296.1亿元,同比增长48.08%,而全年净利润35.8亿元,同比下降7.71%。

除此之外,据汽车不完全统计,在过去的一个月(2月1日-2月28日)里,大众和福特、宝马和戴姆勒分别就自动驾驶领域相关业务进行合作布局,苹果公司也在2月28日提交了自动驾驶相关报告;Uber、Lyft也已秘密提交IPO申请,并已获SEC反馈。汽车对各事件进行了梳理盘点、以飨大家,欢迎补充指正。

2019年2月汽车出行领域大事件

以下为详细内容:

传统造车领域

红旗HS5春晚首发亮相

2月4日,在2019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长春分会场上,红旗品牌全新中型SUV——红旗HS5首发亮相,根据计划新车将于今年上半年正式上市。据了解,与H5采用了同平台的HS5最早以“U-Concept”的概念车为名,在2017年的上海车展上亮相。在车型定位上,身为B级豪华SUV的HS5将对标奥迪Q5,终端售价可能在25万元左右。

丰田正式宣布兼容Android Auto车载系统

2月11日,丰田正式宣布部分现有车型及未来新车将兼容谷歌的Android Auto,包括2018年、2019年的6款车型以及2020年的后续车型。谷歌表示,已和丰田开展了紧密的合作,普锐斯、凯美瑞和卡罗拉等车型都有望兼容该系统。

斯柯达将斥资约152亿元推进电动车项目

2月11日,斯柯达将斥资20元(折合人民币约152亿元)继续推进其电动车项目。预计该公司在2019年内,将推出速派PHEV版和Citigo纯电动版,而基于VISION E打造的量产版车型或将在2020年推出。在新车计划方面,斯柯达将同时推进插电混动车型和纯电动车型的研发,预计在2019年内将推出速派PHEV版和Citigo纯电动版两款车型。

而基于VISION E打造的量产版纯电动车型,或将在2020年推出,该车是斯柯达基于大众集团的MEB平台研发,动力系统将搭载两台驱动电机,带有液冷系统的动力电池,将为车辆提供500公里左右的续航能力。

吉利汽车:1月销量创历史新高达15.84万辆

2月11日,吉利汽车在港交所披露的数据显示,集团1月汽车总销量158393部,创历史新高,同比增2%,环比增长约70%,完成全年销量目标的10%以上。

据悉,2018年12月,由于已经确定无法达成2018年年度目标,吉利对旗下部分车型的销量做出了调整,有意控制销量以消化处于高位的部分车型的库存。

比亚迪子公司工商变更,王传福出任董事长

2月12日,青岛市比亚迪汽车有限公司于2019年1月31日发生多条工商变更信息,其中董事发生变更,原总经理柳相军退出,由李圣仁担任总经理一职。新增赵俭平和王杰为董事,王传福则由执行董事变更为董事长。该公司为比亚迪汽车工业有限公司100%控股,法定代表人为王传福。

大众、福特合作出现分歧

2月14日,外媒称大众和福特汽车目前的合作存有分歧,双方未能就大众对福特自动驾驶汽车部门的投资金额达成一致。据悉,大众一直拒绝投资福特自动驾驶汽车部门,而倾向于宣布双方在这一领域展开合作。大众拒绝投资则是出于对福特自动驾驶技术的考量。

据消息人士称,谈判的另一分歧在于,大众自动驾驶技术与福特联合起来之后,双方将如何评估大众自动驾驶技术的资产。同时,就福特使用大众MEB平台一事,包括使用平台生产的汽车数量以及福特应该支付的费用等,双方也正进行谈判。然而,知情人士透露,福特最早需到2024年才能使用该平台。

大众福特即将在自动驾驶领域达成合作

福特与大众于2月14日进行谈判,初步拟定了大众投资福特自动驾驶子公司Argo AI的合作框架,有消息人士透露,两家汽车制造商对Argo AI达成的估值在40亿美元(约合人民币271亿元)左右。

大众汽车发言人在电话中表示,该公司仍在与福特进行建设性谈判,但拒绝透露具体细节,福特发言人则表示双方谈判正在进行中,并已经在许多领域取得了初步成效。

通用汽车中国总裁钱惠康:未来两年在电动车与自动驾驶项目上的投入将增加一倍

2月27日,通用汽车中国公司总裁钱惠康表示,“在全球范围内,我们一方面深化主营业务发展,另一方面加强未来技术的投资。只有把主营业务做好,保证强劲的盈利能力和竞争力,才能获得投资未来的实力。”钱惠康称,未来两年内,通用将在前瞻技术领域有更多投入,其中在电动车与自动驾驶项目上的投入将增加一倍。这些技术在适当的时候也将引进中国。

大众发布全新捷达品牌

2月26日,大众宣布计划在第三季度开始在中国销售捷达品牌的一款轿车和两款SUV。该公司表示,所有新的子品牌汽车将在一汽大众成都工厂生产。此前,捷达在中国只是一款车型,而非品牌。

大众董事会成员、负责销售业务的尤尔根·斯塔克曼26日称,捷达希望与中国本土品牌吉利、奇瑞、比亚迪和长安等廉价汽车竞争,这些品牌占了中国市场的1/3左右。不过,他也指出,全新的捷达并不是一个廉价品牌,而是凭借质量标准和大众品牌背景,定位于入门级高端品牌。

宝马和戴姆勒将联合研发自动驾驶技术

2月28日,宝马和戴姆勒宣布将联合研发自动驾驶技术,这是宝马和戴姆勒为了分担成本的最新举措。宝马和戴姆勒签署了一份谅解备忘录,将共同开发下一代自动驾驶技术,预定应在下个十年的中期可投放市场。根据声明,其他合作伙伴,无论是科技公司还是汽车制造商,都可以加入。

广汽比亚迪下发通知:生产部等三部门现场一线人员放假3个月

2月28日,比亚迪旗下合资公司广州广汽比亚迪能源客车有限公司今日下发内部通知称,根据公司目前生产经营安排,自3月1日至5月31日,生产部、品质部、计划部现场一线人员放假3个月。对此,比亚迪一位内部人士表示,这是根据生产情况进行的适应性调整。

新造车领域

特斯拉拟2.18亿美元收购电池企业Maxwell

2月5日,特斯拉同意以2.18亿美元全股票交易收购储能公司Maxwell Technologies。这笔交易有望帮助其生产储存更多能量、续航时间更长的电池。这笔交易对Maxwell的估值为每股4.75美元,较Maxwell上周五的收盘价溢价55%。Maxwell称,这笔交易已经获得了公司董事会的批准,预计将在2019年第二季度或在这不久后完成。

Maxwell高管在1月份表示,公司出了一种“干电极”技术并获得了专利。该技术能够显著提高电动汽车电池的行驶里程,并降低成本。Maxwell在介绍这项技术时称,预计将在“6个月内”就这项技术结成战略联盟。

特斯拉:2018年,特斯拉实现营收共计214.6亿美元

2月20日,特斯拉发布2018年年报,其中显示,2018年,特斯拉实现营收共计214.6亿美元。中国作为特斯拉第二大消费市场,销售收入较2017年有所下降,2018年度中国地区的收入为17.57亿美元,同比下降15.4%,2017年其在华销售额为20.27亿美元。

随后特斯拉主要股东、ARK投资公司主管Cathie Wood在接受CNBC采访时表示,特斯拉就是下一个亚马逊,5年内,特斯拉股价将涨至4000美元。这意味着,特斯拉在5年之内企业体量将是现在的13倍之多。

首批特斯拉Model 3在北京交付

2月22日,首批特斯拉Model 3现车已交付给国内车主,北京首批交付共6辆,其它地区也在陆续交付。中国区交付的同期,特斯拉也启动了在欧洲对Model 3的交付工作。亚、欧区的交付代表了特斯拉全球铺货的开始。

据了解,在本次交付中,特斯拉针对中国市场新增了线上与线下的交付方式——特意到家( Tesla Direct)。特斯拉全球副总裁介绍称,在得到交付专员的电话后,准车主与特斯拉会达成自定义场景的新车交付形式,交付专员会在几个小时内到达您设定好的地点,并把新车、金融方案、发票一并交付给客户。此方式是特斯拉针中国市场的新零售服务而特意为之等,看似是直接与蔚来等新势力开始了竞争。

何小鹏公开信:2月底开始规模生产和交付G3

2月13日,小鹏汽车董事长何小鹏发布公开信表示,2月底开始,小鹏G3将进入规模生产和交付阶段。2019年,小鹏汽车会在两方面重点投入:1、在战略方向的研发和创新上持续大力投入,年内再吸纳5000人。据透露,2018年,小鹏汽车新增2100位同学,研发人员占比近70%;2、提升效率,加强成本意识,将资源投入研发和创新。

拟入股陆风汽车,爱驰汽车正与江铃控股商讨合作事宜

2月18日,有消息曝出,新造车势力爱驰汽车将收购江铃控股旗下的陆风汽车,江铃控股也将借此契机进行资产重组。陆风汽车内部人士向汽车透露,爱驰汽车与江铃控股正在就入股陆风的相关事宜进行商讨,但爱驰汽车最终入股多少、双方将采取怎样的合作形式等问题仍未得出最终结论。

法拉第未来:数百名休假员工下周无法重返工作岗位

2月27日,据TheVerge报道,一封内部信显示,法拉第未来已经通知正在无薪休假的数百名员工,他们不能按计划于3月1日重返工作岗位。法拉第未来表示,该公司将延长员工的休假时间,但没有具体说明延长日期。自去年12月以来,这些员工始终处于休假状态,但可继续享受公司福利待遇。自2018年10月以来,法拉第未来一直在寻找新的融资渠道。

恒大许家印成立新的造车公司,注册资本20亿美元

2月27日,媒体曝出许家印在和贾跃亭彻底分道扬镳之后,新成立了一家造新能源汽车的公司。1月25日,恒大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成立,注册资本20亿美元,注册地址在广东省广州市,经营范围包括能源技术研究、汽车零配件批发、汽车零售、能源技术咨询服务、汽车租赁等多项业务。

科技互联网领域

Uber、Lyft秘密提交IPO申请,已获SEC反馈

2月13日,Uber和Lyft已收到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对其申请IPO的机密文件的初步反馈。Uber和Lyft都打算着手为今年晚些时候的IPO做,对于本周末美国政府是否可能再度停摆,两家公司都十分关注。

据悉,除非美国政府再次关停,这两家公司仍将目标锁定在今年3月或4月上市。彭博社此前曾撰文,该公司正在考虑这一时机上市。但对于这一消息,Uber、Lyft和SEC均拒绝置评。

Uber 2018年业绩:营收113亿美元同比增长43%,亏损18亿美元

2月15日,Uber发布2018年财务业绩。数据显示,公司2018年全年营收为113亿美元,同比增长43%。今年的总预订量(即未支付司机费用前的预订量)增长至500亿美元,同比增长45%。调整后的亏损从2017年的22亿美元下降到2018年的18亿美元,下降了15%。

被传出全年亏损高达109亿后,滴滴宣布将裁员15%涉及超2000名员工

2月15日,滴滴召开了月度全员会,滴滴CEO程维在会上宣布公司将做好过冬准备,2019年将聚焦当前最重要的出行主业,继续加大安全和合规投入、提升效率,因此将对非主业进行“关停并转”,对业务重组带来的岗位重叠和绩效不达标的员工进行减员,整体裁员比例占到全员的15%,涉及2000人左右。近期,据一份滴滴出行内部流出来的文件显示,该公司2018年持续巨额亏损,全年亏损高达109亿元人民币。

否认破产传言的同时,CEO李健公布了人人车2019年新战略

2月18日,网传二手车C2C电商平台人人车破产、城市线下站点关停、所有员工被通知无补偿离职等消息,对此,人人车官方回应均为虚假消息。

随后,人人车CEO李健公布了2019年公司的最新战略,力破“破产”谣言。他提到,人人车正式启动“新平台,新零售”的战略升级,建立合伙人制度,并成立8000万元的专项扶持基金帮助合伙人开展保卖收车业务;落地新零售门店,赋能合伙人;加大广告投放力度,业务从交易向后市场布局。

黑莓获加拿大政府拨款2.7亿元研发自动驾驶

2月18日,据外媒报道,加拿大自由党政府近日对外表示,将从联邦资金中拨出4000万美元(约合2.7亿元人民币)给黑莓公司(BlackBerry),助其在加拿大卡纳塔(Kanata,亦称加拿大北方硅谷)研发自动驾驶汽车技术。

人人车被传关停-随即宣布新战略

2月18日,二手车交易平台人人车被传破产、关闭所有站点。对此,人人车回应破产传闻,称一切业务运转正常。与此同时,人人车创始人兼CEO李健发布全员内部信,表示将正式启动“新平台,新零售”的战略升级。

据了解,人人车新战略下的重要举措包括成立8000万元的专项扶持基金,落地新零售门店及加大品牌广告投放。

李健在内部信中称,2018年,新战略已在杭州等17座城市进行了试点,几个月下来,售罄率、用户满意度等核心指标得到了明显提升。“在新战略的指导下,将启动平台化运营,对合伙人进行资金、场地、品牌等多方位的赋能。”

苹果提交自动驾驶系统安全报告

2月21日,据国外媒体报道,苹果日前向美国监管机构提交了自动驾驶系统安全(Automated Driving System Safety)报告。但整个报告仅7页,内容空泛缺乏关键细节,仍然保持神秘色彩。

苹果在报告中表示,公司对于自动化系统在许多领域的潜力感到振奋,包括运输领域。苹果相信,自动驾驶系统(ADS)有望通过提升道路安全、增加流动性以及广泛社会效益“增强人类体验”。

苹果在报告中还概述了其自动驾驶系统的运作原理。苹果自动驾驶系统运作包括“感知”(Sense),“规划”(Plan)以及“行动”(Act)。

哈啰出行上线顺风车业务

2月22日,移动出行平台哈啰出行宣布今日在全国范围内上线顺风车业务,业务覆盖300多个城市。截至目前,哈啰顺风车车主注册量已突破200万,累计发布订单量超700万。2019年1月底。据悉,哈啰出行曾宣布在上海、广州、杭州、成都、合肥、东莞6座城市上线试运营顺风车。

此次恢复该业务,哈啰顺风车相关负责人介绍,在一键报警、设置紧急联系人等功能的基础上,IM(即时通讯)功能即将上线,车主接单后,司乘双方即可在线上实时沟通,便利用户出行,后续也将针对用户体验进行持续升级。

裁员难解困境,滴滴发10项控制开支措施

2月23日,据滴滴内部流出的邮件显示,为了管控成本、控制各项目费用支出,滴滴拟推出10项措施,下调或取消部分员工福利,包括取消全员夜宵及茶水间零食、取消工位健身及外部健身房合作、减少运动联赛、节假日等内部员工活动及福利、减小人均工位面积等等。

苹果无人驾驶汽车团队裁员190人,多数都是工程师

2月28日,苹果公司证实将在圣克拉拉和桑尼维尔的无人驾驶汽车部门裁员190人。本月,在给加州就业发展部的一封信中,苹果披露了裁员情况,并公布了新的细节。大多数受影响的员工是工程师,包括38名工程项目经理、33名硬件工程师、31名产品设计工程师和22名软件工程师。根据文件显示,裁员将于4月16日生效。

车好多集团2019年广告预算20亿人民币,3年内不做二手车行业并购

2月28日,瓜子二手车、毛豆新车母公司车好多集团透露,2019年车好多集团计划再打20亿人民币广告。今日,车好多集团刚刚宣布获得软银愿景基金15亿美元投资。此外,针对市场关于优信可能被瓜子收购的传闻,车好多集团对36氪表示:“车好多未来3年绝不会收购二手车行业内的任何一家公司。”

瓜子二手车宣布获软银愿景基金15亿美元投资

2月28日,瓜子二手车、毛豆新车网母公司车好多集团正式宣布,已完成15亿美元新一轮融资,投资方为软银愿景基金。

本轮融资将重点用于加大产品技术研发投入,掌控产业变革核心生产力,主导市场格局;加强市场营销、线下门店布局,抢占更大的市场份额;持续投入新业务,强化业务生态合力,提升用户体验,覆盖用户汽车消费全生命周期,以提升营收能力。

汽车零部件领域

比亚迪拟受让德瑞精密设备32.5%股权

2月1日,比亚迪发布公告称,公司全资子公司深圳市比亚迪锂电池有限公司拟以人民币5200万元受让深圳迈特峰投资有限公司及陶广合计持有的东莞市德瑞精密设备有限公司32.5%的股权(深圳迈特峰投资有限公司持有22.5%,陶广持有10%)。受让完成后,比亚迪将通过深圳锂电池持有德瑞精密设备32.5%的股权。

宁德时代与本田达成合作

2月5日,宁德时代本田于东京签订合作协议,正式携手共同打造面向未来市场的电动汽车产品。根据协议,宁德时代成为本田在锂离子动力电池领域的合作伙伴,为其电动化提供可靠动力支持。在2027年前,宁德时代将向本田保供电量约56GWh的汽车锂离子动力电池。除中国市场以外,本次双方合作车型也将向全球范围内的其它市场推出。

博世将斥资11亿美元在德建设新晶圆厂

2月9日,博世宣布将斥资11亿美元在德国德累斯顿兴建第二家晶圆厂,这将使博世的芯片产量从2021年起增加一倍。博世表示此举是为了更好地应对未来在智能汽车和无人驾驶领域的快速发展。博世目前的芯片产品包括ECU控制器芯片、压力和环境温度传感器等多种类型芯片,其在芯片制造方面拥有超过1000项专利。

地平线获6亿美元融资

2月27日,人工智能创业企业地平线(Horizon Robotics,以下简称“地平线”)公告公司完成了6亿美元左右的B轮融资,此轮融资由SK中国、SK Hynix以及数家中国一线汽车集团(与旗下基金)联合领投。

宁德时代2018年营收296.1亿元,同比增长48.08%

2月27日,宁德时代发布2018年度业绩快报,全年营收296.1亿元,同比增长48.08%,全年净利润35.8亿元,同比下滑7.71%。

时值技术大潮汹涌而至,冲击着百年汽车产业随之变革,培育新动能、改造旧动能亟为迫切,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中,汽车产业中必将形成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新动力,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随之而生。

2019年4月17日,科技出行产业内容服务平台汽车将主办“新动能时代 · GIIS 2019第二届智能网联产业创新峰会”,与引领汽车行业发展的风向标企业共迎产业新趋势,共创美好生活。

活动链接:https://zhineng.aiisen.com/post/ad/id/781

banner.jpg

版权声明

本文来源,经授权发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点击转载说明,违规转载法律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