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口腔连锁竞争白热化已成为不争的事实。这个一度被称作“蓝海”、在2017年涌入超过35亿元“热钱”的赛道,两年后正面临着一边跑马圈地、一边持续亏损的窘境。
口腔连锁还是一门好生意吗?野蛮生长之后,谁才能真正地“占山为王”?友睦口腔创始人朱玮玮认为,技术扎实的口腔机构有望从这场鏖战中脱颖而出。
口腔连锁过往战事
19分09秒,包括口腔在内的阿里健康医疗服务行业成交额破亿,用时比去年缩短一半以上;美团点评消费医疗同比增长839%,其中洗牙数激增至15万单。
刚落下帷幕的双十一,洁牙美白、牙齿正畸、全瓷牙冠等项目登上医疗项目的销售榜单。这让人意识到,通过调整牙进一步改变仪表容貌的市场需求逐步壮大。
有机构预测,国内口腔医疗市场已接近千亿行业规模并还在呈现快速增长态势。这种背景下,过去几年,借助资本的力量,口腔从业者“连锁热情”也被点燃,纷纷开启“圈地跑马”模式,在全国一二线城市快速布局。
据公开资料显示,2018年民营口腔机构已达54479家。同步齿科、小白兔口腔、可恩口腔等多家连锁齿科“蠢蠢欲动”,相继登陆新三板。包括泰康拜博、瑞尔齿科在内的明星企业,也在这一时间段完成了大笔融资。
正当行业竞争进入白热化阶段,不少连锁品牌不断传出“营收不盈利”的尴尬情况。加上偶遇2018年周期性全球经济环境压力导致的融资收紧,自2018年下半年后,国内的口腔连锁行业开始出现新洗牌。
朱玮玮将国内口腔连锁分为三阶段:第一阶段为资金驱动,钱是开设口腔诊所、医院的关键;第二阶段为“资金+技术”的结合,玩家开始注重口腔机构技术积淀,不过仍以资金驱动为主;第三阶段为技术主导,技术成口腔连锁价值驱动的关键。
“国内一线城市的局部地区已逐渐过渡进入第三阶段。”朱玮玮表示。过去两阶段,有许多连锁机构遗憾离场的根本原因在于,发展过快,人才、服务跟不上,最后导致“人财两空”。
在人才方面,过去两阶段,玩家们个个来势汹汹。在江湖上占领一席之地之后,市场对牙医需求开始增大,牙医薪资也水涨船高。此前有行业人士称,口腔机构大部分收益都贡献给了医生。
事实上,牙医薪水高是全球普遍现状。据此前资料报道,德国一名普通牙医,年收入10万欧元左右(人民币70万元左右);日本牙医,年收入1800万日元(人民币100万元左右)。
对于有稳定现金流、且内部运营管理较为成熟的机构来说,高薪水医生或许可以承受,但对于刚经历快速扩张的玩家来说,这给其业绩造成极大压力,消费者作为买单方急需出现。
这时,广告作为一种最直接的营销方式,成为许多口腔机构首选的“解压方式”。通过采用洗牙等基础治疗的形式,使目标人群进入机构,并通过进一步了解情况,机构将其作为高价值项目的潜在用户。
然而这种模式显然有问题。一方面广告在一定程度上获得了顾客,但花费并不低;另一方面,高薪聘请医生的同时,如果无法为医生提供良好的工作平台,医生团队仍然无法稳定,机构医疗服务质量更无法得到保障。
于是,前两阶段的口腔行业“轰轰烈烈”,但现实的骨感也击败一大批从业者。
谁能在口腔3.0阶段脱颖而出?
对于口腔连锁第三阶段,朱玮玮预判:技术型驱动的口腔连锁机构开始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前两阶段已经让不少口腔连锁机构备受煎熬,大家深知,高价请名医,粗暴做广告营销的方式已逐渐失灵。到了第三阶段,技术成口腔连锁价值驱动的关键。
朱玮玮表示,一家口腔门诊要运营起来,需要具备“金字塔式”的牙医人才梯队:少数资深医生在患者治疗过程中充当“大脑”角色,能够设计整个治疗方案;其他医生扮演牙匠角色,做具体方案的执行人。
这种角色定位,能让每个牙科医生都可以明确奋斗目标和成长路径:对于扮演牙匠医生来说,其大多入行不久,熟练掌握各项治疗技能是其核心任务。“考验是否是一个合格的牙匠,是看他是否能单独治疗。”朱玮玮表示。
而对于牙医大脑,其最重要的是了解国内外先进技术,进一步优化患者治疗方案。友睦口腔采取“走出去”战略,组织这些医生赴国外考察学习,了解全球先进的口腔技术,然后结合亚洲人特质,为其定制专属的治疗方案。
从2006年第一家口腔门诊开业,再到成功在华南根据地“安营扎寨”13家,朱玮玮作为一名牙科医生出身的CEO,对于友睦口腔技术质量一直抱有“死磕”精神。
牙医+牙匠的“金字塔”的人才梯队,一方面有效降低了友睦口腔的医生流动率,避免陷入过度抢夺名医的“恶性循环”中;另一方面,新手医生的成长速度也进一步加快。
据朱玮玮介绍,“会诊制”是他们培训医生的加速剂。友睦口腔里的患者治疗方案均是由各领域牙医、牙匠共同探讨,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减少过度医疗,定制最优治疗方案。在讨论的同时,医生的治疗水平也在相应提升。
此外,对于未来口腔连锁行业的发展趋势,朱玮玮认为,公立口腔科与大型口腔连锁机构会是国内市场的主流。
在国外,尤其是在美国,单体牙医诊所占主导地位。有行业数据曾统计,美国仅拥有一名牙医的诊所数量占整个市场68.7%以上。但朱玮玮认为,品牌给予保障的就医思维,个体诊所的这种发展格局并不会在国内出现。
今年,友睦口腔内部达成协定,加速区域连锁化扩张。
不过,连锁也需要具备一定条件,冲动连锁,只会陷入此前口腔连锁的“怪圈”。朱玮玮表示,判断一家口腔品牌能否连锁一看医生数,二看牙椅数。一般一个牙医与牙椅的配比是1:1.5。目前友睦口腔有90多名,这也意味着可配备的牙椅数至少可有135把。
为进一步加强坪效,友睦口腔设置了旗舰店、主力店、效率店、社区店四种类型。旗舰店、主力店的牙椅数大概在11把左右,效率店则在4把左右,社区店还在探索中。据了解,友睦口腔的平均客单价为2000元,一家店大概是1年左右实现盈亏平衡,一个月客流量30至50人。
纵观口腔医疗服务行业的发展历程,以及市场所具备的想象空间,可以预料口腔连锁仍是一门“好生意”,但前提是行业回归理性。不论资本多么热捧,只顾营销获客的舍本逐末行为终将被淘汰,而具备价值的连锁机构部,才能长久占据市场。
往期精选文章:
1、「非公医疗100+」口腔行业热度有增无减,上中游的生意到底好不好做?
2、「非公医疗100+」5个维度分析22家连锁口腔机构,我们发现了3大趋势
3、「非公医疗100+」连锁口腔发力新零售,可否化解连续亏损的尴尬窘境?
编辑:于靖
版权声明
本文来源智能网,经智能网授权发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点击转载说明,违规转载法律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