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是神创造的万有中最尊贵的受造物。我们直挺挺地昂首行走,并受造来管理全地与万物。在此同时,我们更是照着神的形像受造,每个人被神创造都是奇妙可畏的,甚至对被造比我们地位高一些的天使而言,也是如此。我们被造的目的,是要与神有特别的亲密关系,神甚至选择将祂的居所设立在人间。基于这些原因,人很容易变得骄傲,然而由于堕落,我们也会永远有需要谦卑的理由。神并没有引起人的堕落,堕落是人自己的选择。尽管如此,也是因为堕落,人类得以被高举至高处,成为神的居所,因为我们会因此而深刻体认到,我们永远需要并深深倚靠神的恩典与救赎。
骄傲是困惑最大的破口之一,诚如箴言十一章2 节告诉我们的:「骄傲来,羞耻也来;谦逊人却有智慧。」文中翻译成「羞耻」的希伯来原文是qalown(念作kaw-lone),可以译作「羞辱」(disgrace)、「不名誉」(dishonor)、「耻辱」(ignominy)、「斥责」(reproach)、「羞耻」(shame)和「困惑」(confusion),这些都是堕落的后果。如果我们想行在蒙召的荣耀和尊严中,就必须先以足够的谦卑为开始,知道自己是何等迫切地需要倚靠神在十字架上的恩典和救赎。要行在光中,并能看见前面的目标,必须先谦卑自己。因此,我们必须开始认清骄傲这个致命的仇敌,并为自己的骄傲悔改。
不仅如此,我们还必须要求教会中的领袖谦卑,否则教会将会继续遭受「羞辱、不名誉、耻辱、斥责、羞耻和困惑」,长久以来这些都在辖制着教会。领袖会将人带到他们自己所处的光景,而且会将自己所有的,传授给在他们之下的人。如果领袖行在骄傲之中,教会的会友终必陷入骄傲及其所导致的困惑之中。
倘若我们想免于困惑之苦,我们的心必须始终如一,坚持行在实际与真理中。若想生活在实际与真理中,有一个重点就是,你必须承认自己可能有困惑的问题(否则现在你就不会读这本书了)。承认自己被困惑所苦之所以这么重要,是因为「承认」往往是征服困惑的争战中,最重要的一部分。(很明显地,我曾经有过这个问题,否则我自己不会学到功课,现在就无法向读者分享这部分的真理。)承认问题还有另一个好处,因为这样做能击破骄傲的权势,骄傲乃困惑进入我们生命最大的破口之一。因此,对这场对抗困惑的战争,及我们对神的追求而言,雅各书四章6〜8节的经文是极关键的真理:「所以经上说:神阻挡矫傲的人,赐恩给谦卑的人。故此。你们要顺服神。务要抵挡魔鬼,魔鬼就必离开你们逃跑了。你们亲近神,神就必亲近你们。有罪的人哪,要洁净你们的手!心怀二意的人哪。要清洁你们的心!」
我们之所以拒绝承认自己有问题,经常是因为骄傲,这样的骄傲,甚至会导致神阻挡我们。就如彼得·罗德常说的一句话:「最重要的事,就是确保最重要的事成为最重要的事。」我们生命中的一切需要之中,最重要的就是神的恩典。既然神赐恩给谦卑的人,那么追求谦卑就应当是我们的生命中,最值得投入的一件事。
大多数人的生命之所以如此复杂,其实都是骄傲的直接后果。因此,在许多情况中,只要我们一开始决定谦卑,困惑就会立刻离开。如果我们明白这个真理,同时也了解神赐恩给谦卑的人,就会花更多时间,努力谦卑自己,而不再像以往,花那么多时间想要高举自己。事实上,单单这样做就能驱散庞大的黑暗蒙蔽。真正认识神的恩典和神的悦纳并了解其价值的人,就完全不会在乎他们在人前看起来如何,他们所追求的乃是随着谦卑而来的恩典。事实上,当这个真理对我们成为实际时,我们就会花更多时间努力叫自己看起来更渺小,抓住每个机会来谦卑自己。
上述的经文同时指出,谦卑自己就是同时顺服神又抵挡魔鬼。骄傲导致人类始祖最初的堕落、魔鬼自己的堕落及其后许许多多离了恩典的堕落。因此,每当我们谦卑自己,就是同时做到顺服神又抵挡魔鬼两件事。当我们这样做时,魔鬼就会离开我们而逃跑,因为它知道我们即将会有主的恩典和悦纳那正是能直接转换成属灵权柄的属灵货币呢!
在世上单单作一个基督徒,就需要相当的谦卑。世上大多数的人都生活在骄傲之中,骄傲使他们认为,信靠神就像一根拐杖。我完全同意这个看法,因为我知道我需要一支拐杖。事实上,到了末世时,事情将会混乱到一个地步,以致全人类及其他受造物都将明白,世界的运作是不能没有神的,我们真的很需要祂!我每天都为着神愿意成为我们的拐杖而感谢祂!
这对全人类而言(不管他们承不承认),都是真实的。没有神的恩典,甚至连呼吸都不可能。最伟大的天才可能是个无神论者,然而若是没有神给的能力,他们绝不可能成为天才。对自己的智力感到骄傲,就会对最根本又最可笑的困惑敞开大门。
举个例,假设有天早晨你去海边散步时,发现一辆全新、加满油的奔驰轿车,且在置物箱中放着使用手册。如果有人试着告诉你,海洋制造了那辆车,并且将它放在海滩上,你一定会把他们看成比牡蛎还不如的白痴,很难相信这是人的看法。即使如此,那却正是自然论者一直想说服现代人的荒谬理论,而大部分的现代人居然也把这样的理论硬生生地呑进去。
试想,关于单一活细胞基因的知识,既渊博又深奥,远比制造一辆奔驰轿车所需的知识复杂许多。倘若海洋真能制造出单一活细胞,比起制造这辆加了油、有钥匙、使用手册和其他所有配备的车,应该更被视为奇迹。然而,就算我们在海滩上所发现的只是一个轮胎,即使我们之中最愚昧的一位,都不会相信海洋能创造这个轮胎。由此可见,我们怎么能进一步相信自然论者所提出的那种愚昧说法呢?尽管如此,自然论者却想要说服全世界,不但细胞是从海洋而来的,而且还试着要我们相信,亿万个类似的偶然的奇迹,全部发生在完美时刻,因而发展出生命,并且完全没有酿成任何灾难,而这一切都是在偶然中发生的。
「聪明的科学家」竟然相信自然论者倡导的愚昧学说,我们只能将之归咎于最高层次的困惑。人在日复一H日地观察创造的奇迹之后,坦然承若要计算关于其中任何单一奇迹是自发性的机率,即使将最快速的计算机都结合起来也无法计算出来;在此情况下,怎么还可能相信这一切都是偶发的呢?除非他们处在最困惑的乌云之下。纵使最单纯的观察者,根据诚实的自然科学,都可以得到一个结论:必定有一个远超过我们所能测度、更扰越的智慧体, 造就了我们所知的一切,因此,必存在着一位创造主。
以人文主义的形式所呈现的人类骄傲,导致世上最黑暗的困惑。德国人(世上最尊贵又最聪明的民族之一)之所以坠入纳粹悲剧性的迷惑之中,就是因为国族主义的骄傲。这样的骄傲会使我们的教会、公司、甚至家庭,向着迷惑敞开大门。我们若不承认自己的任何扰点或所拥有的任何好东西,都是源自神的恩典,便会使我们向迷惑和欺骗门户大开。
我们已经约略探讨过罪是困惑的根源,然而我们必须更深入了解,以遏止困惑的主要根源进入我们的生命。如前述,本书之所以有一些重复,乃刻意安排的;此外,困惑不同的根源之间,不但有一些重叠,并且有相互关系:故此,我们有必要复习以下这些原则。
本书先前曾提过,为了使亚当和夏娃犯罪,蛇所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诱使他们质疑神清楚的诚命,然后又叫他们进一步质疑神的意图。至今,这仍旧是魔鬼使神的儿女跌倒最有效的诡计之一,即模糊神的诫命,然后叫我们为神赐下这个诚命之意图找借口。单是朝着这个方向思考,就足以敞开一扇门,让困惑进入我们的生命。
魔鬼居住在黑暗中,那也是它的管辖范围。为了捆绑我们进入它的管辖范围内,魔鬼必须先蒙蔽我们的视力,让视力晦暗。魔鬼这样做最根本的方法,就是叫我们在神清楚的命令上妥协。只要我们这样做,就必定会成为魔鬼及其诡计的奴隶。
宗教改革家马丁路德曾经说过一句有趣的话,他说:「如果你犯罪,就大胆地犯罪吧!」他并不是鼓励人故意犯罪,他乃是鼓励人直呼罪为「罪」,而不要为罪找借口。如果你将罪合理化,就永远不会为罪悔改。
当我们犯罪时,通常同样会经历亚当和夏娃犯罪后的过程。首先,我们会试着隐藏,然后会怪罪他人。亚当指称是女人的错,女人则怪罪蛇,其实这只会加添更多的困惑。若要消除罪所造成的困惑,惟一方法就是为那个罪悔改。你必须承认做错某事,才能悔改,因为神并不饶恕借口,而是饶恕罪。如果我们承认自己的罪并悔改,神便会饶恕我们的罪。为了得真自由,我们必须停止隐藏自己的罪,不再为罪辩解,我们必须悔改。
千万不要允许魔鬼使你对主明确的诫命妥协,那些你已知是错误的事,「不做」总比「做」要好得多;但是如果你真的犯罪了,就应当像马丁路德所劝勉的,务必诚实面对。对许多人而言,单单这一点,就能够使他们从生命中的困惑大大得释放,就像把飓风天转变成晴朗的天气。
如果亚当和夏娃当初是走向神,而不是躲避神,不去试图怪罪他人,那么这整个世界可能就不会像现在这么黑暗与暴力。虽然他们仍旧会死,我们也仍旧需要十字架的救赎,然而却不会像现在这么糟。我要说的重点是,罪总有不好的后果,那是我们无法逃避的,但是我们可以减轻后果。当我们犯罪时,走向神永远比逃避神要好得多。我们若为自己的罪悔改,神必定饶恕我们,并遮盖我们的罪,诚如我们稍早读过的,约翰一书一章9〜10节说:「我们若认自己的罪,神是信实的,是公义的,必要赦免我们的罪,洗净我们一切的不义。我们若说自己没有犯过罪便是以神为说谎的,祂的道也不在我们心里了。」
魔鬼促使世界进入「幽暗」的方法之一,就是模糊区别,因为当某样东西有特点时,就会变得很明显。就拿男人和女人来说,神创造男女不同,因此彼此需要,然而并不是要让他们永远处在冲突之中。男女的差异是互补的,能使我们融洽地结合在一起,所以需要双方互补,才是完整。然而,如果将我的妻子改造成男人,就永远无法使我跟她合而为一。为达到合而为一,我必须认清神造男女是不同的,并为此感谢。
为何社会上存在着一股力量,试着要模糊男女之间的差异,并拒绝任何其他刻板的性别模式?主要的其中一个原因,是因为这些差异常被误用来歧视某个族群。男女之间、种族之间、国家之间和文化之间的差异,原本就不应该导致错误的歧视;然而,拒绝承认差异则是对现实状况的盲目。虽然公义常被认为是盲目的,然而真正且最终的公义,却绝不可能源自于盲目,而是对真理加以承认,并在心中真实地以公正回应。
在善与恶、不同的宗教方面,也有类似的社会运动试图去模糊其间的差异。这些人会说。「我们拜的都是同一位神」诸如此类的话,然而这并不是真的,虽然我们应当对所有人表示尊敬,因为每个人都是根据神的形像所造,然而其他宗教所事奉的神明和我们的神,并不是同一位神。
就是因为想同时事奉耶和华和其他神明,才使以色列一再陷入困惑和奴仆的光景,而且最后被逐出应许之地。如果为了寻求和平,或希望得到别人的接纳,而在事奉单一真神上妥协,事实上,我们已因此否认自己所事奉的这位神了,并且将自己暴露在最终极的欺骗和困惑之中。最大的罪,就是否认我们的神,而去敬拜其他神明。
阿摩司书三章3节问了一个问题:「二人若不同心,岂能同行呢?」这是个重要的问题,但这节经文却常被误解。许多人将之解释为:除非我们与某人已经彻底达到共识,否则就无法跟他同行。倘若我们根据这个听起来挺有逻辑的结论来实践这句话,那人与人之间就不会有任何形式的关系了。其实这节经文真正的意思是:我们可以在彼此同意的事上,与他人同行。
举个例,我很清楚伊斯兰教和基督教之间的巨大差异,然而若和无神论者之间的差异比起来,伊斯兰教至少相信神的存在,相较于无神论者,我和伊斯兰教的确有较多共识。我可以很快地加入伊斯兰或其他宗教的信徒,一起维护宗教自由,我会「与他们同行」,来追求并维护敬拜的自由。然而,对于只有一位真神耶稣是神的儿子、除非借着神子的赎罪无人能到神面前等事实,我却完全不会妥协。我绝不会和任何不相信这些基要真理的人一起敬拜。
基督徒之间,应该可以在很多方面同行,然而却未必能在每件事上同行。我们若愿意在彼此有共识的事上同行,或许也会开始愿意彼此信任,至少对于意见相左的事,愿意开始倾听对方的看法。当我们这样做时,通常会发现, 彼此的立场和信念其实并不如原先所想的差异那么大;渐渐地,我们就会更敞开地倾听对方的想法。我们往往会赫然发现,虽然彼此意见不同,然而并非我们原先所想的那么严重。
值得注意的是,为了避免向困惑敞开大门,我们绝不应该为了合一的缘故,在信仰上妥协;事实上,若我们所求的是真实的合一,永远都不必在信仰上妥协。真正的谦卑最基本的一项特质就是有受教的心。受教就是敞开心胸,乐意学习,但那并不意味妥协。我们应当随时都保持谦卑,若果真如此,当我们清楚看见自己的信念是错的,就能够改变,但是绝不妥协。妥协的意思,就是为了政治的权宜之计,放弃所持的立场。实际上,政治、权宜至多不过是假合一的基础。在我们已知的真理上妥协,也是一项罪,会因而对困惑敞开大门。真理是建造基督徒生命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