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国内工业机器人的需求日渐增长,但国外头部机器人企业早已瓜分了国内市场,为了进一步扩大市场份额,国内部分企业开始了“打价格战”的路线,但这种方式真的能够奏效吗?
本文转载于高工机器人,经编辑,供业内人士参考。
国产工业机器人的正式发展始于2008年,到如今也不过十来个年头,与此同时,ABB、发那科、库卡、安川等早已瓜分了大部分市场份额,紧随其后的是爱普生、雅马哈、川崎、史陶比尔等,在这种技术、成本、市场全面不占优势的情况下,国产机器人厂家为了生存可谓是花样频出。
“价格战”的背后各类手段之中,最引人注目的就是各种超低价机器人的推出,有不足30000元的六轴机器人、不足10000元的SCARA甚至还有不足30000万元的协作机器人,价格战、恶意竞争的说法一度弥漫整个行业,然而,真的是这样吗?
“价格战”一般是指企业之间通过竞相降低商品的市场价格展开的一种商业竞争行为,其主要内部动力有市场拉动、成本推动和技术推动,目的是打压竞争对手、占领更多市场份额、消化库存等。
成本推动方面,除了人工,国产可能会略低一点,其余各个方面基本处于被碾压地位,更何况从ABB开始,国外的机器人生产机器人新闻已经屡见不鲜。
技术推动方面,虽然近年来国产核心零部件在某些方面已经取得重大突破,但最顶尖的工艺技术还是掌握在国外巨头企业。
最后看市场方面,据GGII数据显示,截至目前2018年中国市场工业机器人出货量国产与外资品牌的占比为27:73,这接近1:3的出货量是可以作为国产机器人打价格战的理由,但悲哀的是没有品牌、技术、成本做后盾,所谓的价格战并不成立。
在此前的2018高工机器人集成商大会中,新时达蔡亮给出了自己的观点:“价格战是完全不计成本的恶意竞争。而机器人制造供应链整体状况还不成熟的情况下,成本偏高是一个事实。待供应链体系成熟以后,成本自然会下降。目前这个价格是否已经是最低,值得商榷。我不认为目前的降价是价格战。”
综上所述,从诞生的那一刻起,国产机器人的对手就不是彼此,而是国外巨头。换言之,国产机器人目前还处于被外企巨头吊打的位置,还没有打价格战的资本。而推出的超低价机器人,似乎更是带着一股绝地反击的悲壮。
但是低价机器人的存在肯定有一定意义的,那就是为行业摸清了低端下探的底线,最大程度上拿掉了零部件、本体、集成商的利润,摸清了同等质量下的最低成本。
从“偷发育”到“刚正面”从2008年到2018年这十年萌芽可以说是国产机器人“偷发育”的十年,得益于国家政策与庞大的市场需求,这十年从核心零部件到机器人本体再到系统集成,国产机器人行业稳步发展,蒸蒸日上。然而,生活不可能总是那么一帆风顺。
在中国市场已经连续六年成为全球最大的机器人市场,2017年更是全球占比达到近乎三分之一之后,国际巨头的重心已经越来越向中国市场倾斜,据悉2018年各大品牌已经或开始着手准备降价,其中以川崎最为明显,只有这种企业才有打价格战的资本,通过大量的出货量来抢占中国市场。
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进一步加深,市场准入条件的降低,中国机器人市场将会更加的炙手可热。迄今为止四大巨头已经有三家在中国设厂生产,2018年11月ABB更是10亿人民币直接在上海建立最大的机器人生产基地,20亿在厦门设立工业基地。避开关税、降低人工之后,这些成本的进一步降低将会直接导致其产品价格的下降。
当然,更加紧密的联系也会带来很多好处,例如国外的先进技术、人才、管理经验、落地经验等等,只有直观的碰撞才会让国产机器人真正明白双方差距,闭门造车,出而合辙毕竟只是存在于古代社会的理想状态。
再来看下游市场,很多集成商明确表示,只有国产品牌在保证稳定性的同时价格做到比外国品牌低30%才会加以考虑,而问题在于对于国产厂家而言,保证稳定性的同时,如此的价格能做到吗?
答案还不得而知,但是可以肯定的一点是这样国产企业利润肯定会大幅度缩减,利润的降低将会导致研发投入的进一步降低,研发投入的减少又会反过来影响产品的性能和销量,这个循环也是当前众多国产企业生存的难点所在。
而对于集成商而言,如果采用国产机器人品牌,那么因为与外国品牌在各种细节问题上的差距,那么自己的成本、报价就会相应降低,再加上售后人工的成本考量,这30%恰好能保证产品能和原来采用国外机器人达到同等水平。
从明年开始,国产机器人将直面国外各大品牌的巨大冲击。从行业的周期性上来看,国外巨头已经发展到了成熟期了,各家巨头把握着绝大多数市场、技术,低风险却高收益。而国产机器人厂家还处于由高风险、低收益的初创期转向高风险、高收益的成长期过程,这场弯道超车之战才刚刚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