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当代文学 > 人生只有一件事

事事关心而不担心

事事关心而不担心

负面消息不断时,常引起许多人患上“担心症候群”。症状严重者,甚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担心,以致惶惶不可终日。一般的看法都认为担心是由“关心”引起的,关心而不得其解,乃演变为担心。是不是真的如此呢?我倒有些心得可以分享。

我个人对“担心”这件事,算是有些体验,因为我的母亲,基本上可称为“担心专业户”。从我幼年调皮,她担心我这辈子都毁了开始,直到晚年她还担心家里每个人,终至患癌过世。我没有智慧转化她的担心,是我最有悖于孝道之处。

至于我自己,当然不可避免地传承了母亲的这一特色。但我是男子汉,当然不屑为身边小事担心,于是顺理成章忧国忧民起来。尤其是身为媒体人,忧国忧民还可以变成专业、赢得认同,更是让我乐此不疲。

直到近几年,我才认识到,担心(或忧心)其实与外在发生的事情无关,只与内在生命品质有关。担心所反映的是人内在的执着和缺乏信任,因而转化为对自己的担心,表现为对别人、对社会、对世界的担心。

有了这个了解,就知道担心并非关心的进阶版,而恰恰是反义词。因为与担心正好相反,关心是一种放下自我后才可能产生的能量,它带有对自己、对他人、对世界的信任。

从结果来看,担心和关心更是天壤之别。简单说,担心是一种负面能量,对担心者和被担心者都有害无益,它带来的是压力和负担;关心则是一种正面能量,对关心者和被关心者都有益无害,它带来的是温暖和支持。

担心还很容易养成习惯,会上瘾,甚至演变为强迫症,乃至身为父母则担心子女,身为老婆(老公)则担心老公(老婆),身为主管则担心员工,身为国民则担心国家,身为人则担心世界、宇宙……没完没了。

担心还会产生“自助效应”,担心日久,终于“心想事成”,不是所担心之事真的发生,就是把自己弄得病痛缠身。除此之外,担心还会传染,一传十,十传百,最后导致整个社会都生病,不衰也难。

我自从看明白担心为祸如此之深又如此无所不在以后,就时时保持警觉,每有类似念头或情绪升起,都会立刻分辨到底是关心还是担心,确认是关心就放行,有担心嫌疑者,马上循线追查,看它从何而来,必在源头处“缉捕元凶”才罢休。

这么做了一段时间后,我发现和自己、和别人、和世界都更能相处自在,受益无穷。把担心时时放下,把关心时时提起,最后做到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而不担心,这才是值得大家一起追求的境界。

上一章 封面 书架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