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带着感伤而非嘲笑去写关于欧洲无可避免的式微的。我不 想贬低欧洲,欧洲人是非常文明的民族。没错,他们曾是殖民者——法国人、比利时人、英国人和西班牙人,但是法国通过其文明教化使命,将文明传授给了非洲人。就整体来说,英国也将制度留给了它的殖民地,包括新加坡。我们有法治,有法规,有英语,这些都帮助了我们成长,而我们也没糊涂到要去改变这些制度。英国的制度本来就行之有效,我所做的只是确保不去颠覆,而是强化这些制度。
与这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在刚果留下烂摊子的比利时人。他们 到那里开采原材料,但是到了该离开的时候,他们任由刚果深陷部落之间的战争。这个国家至今还未脱困。在几内亚,戴高乐则是对深具影响力的解放运动先驱艾哈迈德•塞古•杜尔气愤得咬牙切齿,所以才在临走前下令把所有的电线和电话线扯掉。因为这样,几内亚迄今仍处于困境。法国并不是如此对待所有殖民地的,他们会这样对几内亚,是因为塞古•杜尔侮弄了法国政府。塞古•杜尔也因此继承了一个无法运转,而他又始终无力纠正的制度。
这些事情是重要的。如果英国留给我的新加坡是如法国或比利 时那样的状况,我不确定我有能力将新加坡建设成今天的样子。英国人离开时不失风度,末任总督顾德将总统府主楼完好无缺地移交出来,一切都井然有序。他拉着我,为我一一介绍管家之后才离开。之后,他去了北婆罗洲一会儿,然后退休了。对于英国的制度及其有风度的离开,我们应该心怀感激。
问:您如何看待个别欧洲国家的发展?例如,德国在过去十 年做得非常好。
答:是的,因为他们量入为出,而且工人技术水平高。世界 一些最好的机器是他们生产的,包括最好的汽车——奔驰、福士伟根(大众汽车)、宝马、保时捷。德国会继续发展得不错,因为他们的社会本质是如此。他们几乎征服了整个欧洲,他们有冲劲也准备随时组织起来。要不是有丘吉尔和美国人,要不是它愚蠢地去攻打苏联,希特勒已经征服欧洲,所有人都在说德语了。
问:您认为20年后的英国会更有活力还是更没有活力?
答:它将是不好不坏。英国曾经建立一个大帝国,二战后因 为美国人而被迫放弃。在失去印度、巴基斯坦和孟加拉之后,其余的已不重要了。要是你看看澳大利亚、新西兰和加拿大这些曾经效忠英联邦的成员的态度,英联邦现在对它们来说已经无关紧要了。在它们眼中,重要的是美国、北约,以及太平洋地区相当于北约的非正式组织。它们靠拢的是下一个强国,一个它们自认在文化和地缘政治上拥有共通性的国家。
问:假设欧洲没有成功地融合成一体,而中国发展得可称霸 亚洲,欧洲对于东南亚包括新加坡,会不会变得越来越无关紧要?
答:已经有人以漫画方式将欧洲讽刺为博物馆了。不过,我 认为那里是一个非常文明的地方,如果你问我周末想在哪里度假,我会说法国3为什么?因为你在那里可以过一种十分优雅的生活。即使法国人给不了你可媲美德国那样的生活水平,他们还是能让你过上好生活。我在欧洲时,周末喜欢去景色迷人的法国郊野。法国每个城市大亨都有一个葡萄园,由底下还有一个工人的乡绅农夫看管着。葡萄园获得欧盟共同农业政策补贴。那是一种令人非常享受的生活:食物好、环境好,饭后还可午睡。今天的法国已不再追求荣耀。我不认为德国有这样的生活。不过,每个国家的个性和特征都是经过几个世纪才形成的。
问:欧洲是如何创建这样一种美好生活的?
答:它们比中国,比其他国家更早工业化,并且统治了世界 的其他国家。英国有大英帝国,法国有法兰西帝国。比利时这个人口少于500万的小国,拥有矿产资源丰富的非洲大国刚果,并肆意开采矿产。后来,非殖民化浪潮来了,它们威风不再。帝国时代这种欧洲主宰世界的方式已不复存在,至少不会再以同样的形式出现。它可能会以其他形式重现,例如在经济上,中国在世界某些地区可能占据主导地位,但这不是真正的殖民统治。
问:俄罗斯能在一个分裂的欧洲发挥更大的作用吗?
答:我不这么认为。俄罗斯自认是个大国,有九个时区,疆 土广袤、资源丰富。过去,苏联是一个安全威胁,但今日的俄罗斯要保持强国地位会有困难。它的人口下降,经济依赖石油和天然气,也没发展出真正的社会经济。人们酗酒,妇女不多生育,都折射出一种普遍的悲观情绪。
问:债务危机之后,一些欧洲领导人认为,欧洲问题的解决 方案之一在于紧缩政策。但是在一些国家,民众通过选举将那些鼓吹紧缩政策的领导人拉下台,例如法国,萨科齐在2012年寻求连任失败了。
答:在民主体制中,反对紧缩措施是一种自然反应。有人站 起来宣称:“我们不必紧缩。”选民决定给他一个机会。那好吧,让我们看看他们是不是真的不必勒紧裤带。如果他们真的不必这么做,那选民就做对了选择,一切都会好起来,而萨科齐就是无知的。但如果他们必须勒紧裤带,那问题来了,他们又回到原点。
问:您认为他们需要紧缩措施吗?
答:如果不是深信有这个必要,理智的法国和德国领导人怎 么会坚持带着一项不受欢迎的措施去选举。法国选择了改变,德国却没有,德国人十分支持默克尔。我不认为奥朗德总统能够改变默克尔的想法。法国人只是取易舍难。
问:一些专家,尤其是来自美国的,认为在危机时刻采取紧 缩政策是最不可取的解决方案。他们认为尽管从长远来看,紧缩政策或许有必要,但在短期内推动增长才能刺激经济。您怎么看?
答:在这两种方案之间,与总是乐观地以为明天会更好的美 国人相比,我相信欧洲人更清楚自己的问题。
问:您认为他们应该信守一个基本上由德国促成的协议吗? 这就是欧洲国家的出路?
答:那是最好的出路。默克尔和德国人不傻。因为自律,他 们是欧洲最成功的国家。
问:他们这样做不是为了德国自身的利益?
答:不是,他们希望法国和其他欧元区国家成功,因为他们 希望欧元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