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腾讯变革看互联网之变
[ 导读 ] 互联网在覆盖率上进入成熟期宣告了人口红利的消退,这意味着从前依靠人口红利所推动的消费互联网,已经走到了一个非常节点,稳定但遇到了天花板。

腾讯这艘巨轮正在转舵。

9月30日的清晨,腾讯宣布启动战略升级:扎根消费互联网,同时也要拥抱产业互联网。

一个月后,11月1日,以“开放·共生”为主题的腾讯第八届全球合作伙伴大会正式召开。而在前一天,马化腾依照惯例发表了公开信,表明了“助力实体产业成长出更多世界冠军”的决心。

对于这艘正在转舵的巨轮,没有人会否定的是,腾讯创造了互联网时代中那些与我们息息相关的东西。先QQ后微信,让腾讯从即时通讯的弄潮儿变成了引路人,而游戏到泛娱乐生态的壮大,更是让腾讯成为了一个内容帝国。

从即时通讯时代走来的腾讯,现在要走向产业互联网时代了。对腾讯来说,这是在创造新的自我,而对互联网来说,它也在等待腾讯创造和革新带来的新基因。腾讯的变革,某种意义上也是互联网的变革。

“消费互联网”到“产业互联网”之变:连接不变,工具在变

在腾讯的架构调整中,新增的云与智慧产业事业群(CSIG)其实就是服务于产业互联网这一方向的。而所谓的产业互联网,在外界看来就是2B,简单来说就是企业服务。

不同的是,消费互联网时代,腾讯的社交和内容更多都是服务于C端的消费者,而自互联网诞生以来所爆发出的数十亿人口红利也成了腾讯最好的跳板,于是创造了QQ和微信的腾讯,成为消费互联网时代最好的代言人。

但现在情况不一样了,互联网在覆盖率上进入成熟期宣告了人口红利的消退,这意味着从前依靠人口红利所推动的消费互联网,已经走到了一个非常节点,稳定但遇到了天花板。

从消费互联网到产业互联网,不论从服务对象,还是从服务内容来看,这种趋势变化是异常深刻的。

腾讯谋变,一方面也是看到了这样的方向调整充满了新机会,另一方面对于腾讯自身来说,在消费互联网时代积累的阅历,可以适当地转化为产业互联网的耕作经验。

但现在这个阶段,还处在消费互联网到产业互联网的过渡期,产业互联网的爆发信号,可能还是资本和企业步调一致地把脚迈到当中时才会释放。按照现在的情况,虽然AI、大数据、云计算这些领域正站在风口上,但其中还是存在一些消费互联网的印记。

不过,腾讯转舵的这个时机,很大程度上也可以说是它自己创造的。因为腾讯的成长与消费互联网的成长是同步的,他们相互影响,异常敏感,所以说腾讯在见势的同时自然也会顺势。

这种顺势甚至极其自然。虽然消费互联网和产业互联网服务对象不同,但服务逻辑是一样的,都是靠产品和技术。而腾讯这个在消费互联网时代扮演引路人角色的企业,在产业互联网时代的功能不会变,变的只是服务工具罢了。

一如马化腾在公开信中提到“接下来,我们要做好‘连接器’,为各行各业进入‘数字世界’提供最丰富的‘数字接口’”一样,只是在消费互联网时代,连接的工具以社交和内容为主,而在产业互联网时代,连接的工具则是以AI、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为主。

所以说,消费互联网到产业互联网方向之变,本质上也可以被认为创造时代的工具之变。因为在消费互联网时代和产业互联网时代,腾讯都要做同一件事:连接。

社交与内容的融合:从相互辅助到相互依赖

除了CSIG,腾讯新成立的另一个事业群是平台与内容事业群(PCG)。

谈起内容,就不得不谈到当下围绕内容的互联网生态,社交与内容的融合已经越来深度,越来越多样化。

简单梳理下互联网时代有关内容表现形式的变化,一开始,内容的主要以文字形式展示,3G向4G的进化推动了图片和视频这两大内容媒介的兴起,随着技术的不断进化以及移动互联网时代各项基础设施的成熟,直播、短视频成了内容展现形式的新秀。

这也是社交媒介和生态的演变轨迹。在即时通讯的早期,在QQ上的交流主要以文字为主,后来微信出现以后,图片和视频渐渐成了社交的重要媒介,到现在,爆红的直播和短视频又成了社交的新渠道,发掘出了社交的新生命力。

可以说,社交和内容的关系正在从相互辅助变成相互依赖,到了谁都离不开谁的地步。对于社交和内容的关系变化,腾讯这个社交霸主其实看得很明白。无论是让微视上前线,还是说把阅文捧上市,抑或是说升级企鹅号并开放内容生态,近几年,腾讯在视频、新闻、短视频、音乐、直播等方面的发力非常明显。

考虑到内容生态于社交生态的重要性,腾讯还有另外一个极其重要的动作,在微信和QQ两大社交平台内嵌入多样化的内容形式。不难看出,腾讯想以短视频等新兴内容媒介的爆发力进一步带动社交生态的活跃度和多样性。

大趋势亦是如此。这几年,依靠内容,短视频也好,新闻也罢,做起来的平台并不在少数。除了此类内容媒介本身的吸引力外,潜藏在其背后的社交动能是一个非常关键的原因。

整体来说,社交和内容的融合,就是社交生态和内容生态的相互渗透,一方面,新内容和新的展现形式能够多维度带动社交活跃度,另一方面,社交给新内容和新的展现形式注入了更多活力。

其实早在2016年,腾讯就对外公布了AI落地的四大方向:内容、游戏、社交和平台。腾讯在社交和内容上做的事简单概括就是,一边激发内容生态的社交属性,比如在将内容推荐功能用在天天快报上;一边增大社交生态内的内容丰富度,比如QQ看点的进化。

可见,社交和内容的融合早就开始了,而初期的重点在于单纯的关联性增强,但越到后面我们发现,这种融合开始趋向于全面化,到现在,社交离不开内容的滋养,而内容也离不开社交的盘活。

而社交和内容的融合远未结束,随着AI、5G等技术的逐渐成熟和普及,社交产品和内容产品之间会形成更多的化学反应。

用户价值到伙伴和社会价值的转变:从共存到共生

对于与用户的关系定位,马化腾在公开信中用了“生态共建者”、“连接器”、“数字化助手”等这样的词汇。

不得不说,即便是在三五年前,绝大多数互联网企业对于用户关系的思考更多还是建立在主动和被动对立性的思维上,而不是上面这些词所体现出的“亲密感”。

这是完全正常的阶段性特征。在互联网和坐落其中的产品生态还都没有成熟的时候,用户比较迷茫,有什么用什么成为了非常普遍的一种现象,而即便用户有了意见,也不能以合理的方式传达到企业耳中,这导致了企业与用户之间看似是直接服务关系,但却少了一个“传声筒”。

从商业目的来看,用户在其中也扮演着商业结果的角色,在越短时间内俘获更多的用户一度成为了互联网企业竞争的一个至高法则。

但这样的关系正开始从根本上被颠覆。比如我们看到腾讯最近几年在新零售上的动作,和沃尔玛、永辉合作,腾讯将自己一直定位在“赋能者”的角色,只提供零售改革的工具,比如流量、数字化等。从腾讯的角度出发,腾讯要完成赋能这件事,绝不是靠一己之力,而是要靠双方,所以以伙伴而非用户的眼光去看待,则更为符合实际。

把握好度,是合作关系的基本准则,也是将用户关系变为伙伴关系的关键。而在当下传统产业转型的关键期,这样的商业底层逻辑变革更加重要。原因很简单,在相同的合作背景下,用户关系创造的价值没有伙伴关系高,因为前者是单枪匹马,后者则是同心协力。

腾讯坚持以“伙伴”来面对所有的用户,也是源于这个道理。在未来,得益于连接的工具和效率的大大改善,用户与企业的关系还会发展到更高的层次,用户和企业的合作不仅仅可以服务于各自共建的产品生态,更能够通过这样的内部生态改善辐射到整个行业,甚至整个社会。

公开信还提到一点,腾讯要“与各行各业合作伙伴一起共建‘数字生态共同体’”。这正是未来商业生态的最佳模式,用户和企业的共同建设成果,可以为一个行业所用,也可以为社会所用。

总之,用户价值到伙伴价值和社会价值的转变,在技术和需求的持续进化下,是不可逆的过程,也是一个从共存到共生的过程。就像腾讯如今正以“赋能者”身份参与到新零售、数字化等过程中,五年或十年后,相信这样的思维会流淌在每个企业的血液之中。

最后要说,应互联网而生的腾讯,始终走在改变互联网的路上。消费互联网到产业互联网、社交与内容的不断融合、用户价值到伙伴价值和社会价值这三大趋势,不仅是腾讯转舵的方向,也是互联网的必然发展轨迹。


B2B独角兽成长营第七期正在招生中。联合盛景网联、一线B2B创业者和知名投资人,围绕商业模式、产品、销售、投融资等问题,为B2B企业赋能,加速企业发展。

成长营介绍:

https://zhineng.aiisen.com/topic/b2bgrowthcamp7_beijing_2019

报名与咨询: 王福凯(15605857946)

版权声明

文章内容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对观点赞同或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