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当代文学 > 人生只有一件事

认真求人

认真求人

近年来,因为在“人生学习”上自感很有收获,乐于和人分享,常常主动或受邀去拜访别人,包括好朋友、朋友的朋友,甚至不认识的人,颇有再度跑起江湖、“有求于人”的感觉。

记得小时候,因为家境一般,凡事难以做主,几乎事事都得求人。事事求人的感觉,当然很差,我因此暗自许愿,有朝一日独立自主,再也不张口求人。走入社会做事后,资源条件日益丰厚,终于如愿不求人了。没想到三十几岁创业初期,公司财务吃紧长达七年之久,身为公司负责人,不得不抛头露面,四处求人,最后竟然都麻木了。可以想见,当公司财务好转,我再度跻身“不求人”行列时,心情有多舒畅了。

这样过了十余年“不求人”的自在日子的我,如今再度“求人”,感觉又如何呢?说出来你别不相信,只有四个字:妙不可言!

现在回想起来,我人生那两段不求人的日子,其实都没什么长进;反倒是这三段求人的日子,自觉颇有斩获。我有一个比方:人一旦自认不求人,就很容易不在意别人的看法,陷进“自我感觉良好”的舒适圈。就像是产品即将退出市场,不必再研究客户需求,不必再研发产品改良了。套用一句营销术语,这叫作产品生命周期结束了。

有了这样的体会,我吓出一身冷汗。原来我那两段不求人的美好时光,竟然差点把自己搞到“生命周期”结束了,还毫不自知。

人为什么会如此麻木?我认为有两个原因。

首先,“不求人”只是一种自欺的假象。人很容易认为不张口提出的就不算“求人”,因此用钱可以买到的不算,对方自动送上门的不算,两不相欠的当然也不算。总而言之,就是约定俗成、自以为是的都不算。想想看,这样的“认为”是多么的偏狭、多么的傲慢。事实上,身为超强群居性的人类,活着的每一天,哪有不求人、不欠人、不需要他人的可能呢?

其次,“不求人”导致的不长进,人为何容易无感?因为在不求人的日子里,事情可能大有斩获,生活可能多彩多姿,旁人可能啧啧称羡,自我可能顾盼自雄……哪有人会意识到此时生命其实已停滞不前,懂得及时“顺风使舵”呢?

回顾我的“求人”历史,第一阶段是为自己的需要而求人,第二阶段是为公司的需要而求人,第三阶段是为别人的需要而求人,可以说一段比一段精彩。人生从“见山是山”,终于回到“见山又是山”,真是充满感谢!

你如今是“有求于人”,还是已经“无求于人”?若是有求于人,恭喜你,你还没退出市场,有机会好好改良一下“产品”;若是已无求于人,那更要恭喜你,你有机会更上一层楼,找个理由,认真求求人吧。

上一章 封面 书架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