衰退与分歧
欧元的根本问题是,如果财政尚未整合,就不可能实行 货币一体化,尤其是当一个地区同时有德国与希腊这i—^/\^种消费和节俭习惯如此迥异的国家。这样的不协调最终将破坏整个制度。因此,欧元注定会困难重重,灭亡早已存于其基因。欧元过去几年的问题,不应被看作是因为一两个国家政府做不到量入为出,或者是其他国家未能提醒它们入不敷出的危险。也就是说,欧元的困境并非只要是几个相关国家在实行过程中,作出了不同的且更负责任的决定,就可以避免的一起历史事件。相反的,这历史的必然性只是在等待着时机发生。即使问题没有在2010年或2011年达到白热化,它迟早还是会在某个年份,因为其他情况而再度濒临危急关头。
所以我不相信可以挽救欧元,至少不会是在现有17个国家都还 在一起的情况下。
自欧元计划开展以来,思维清晰乂备受尊重的经济学家,如哈
佛大学的马丁•费尔德斯坦教授,就对它内在的矛盾敲响警钟。英 国没有加入,因为他们不认为这行得通。对于欧元的好处,他们不是很信服;而对于欧元的危险,他们则有充分的认识。虽然那些政府以及选举它们的人民在1999年加入欧元区时,都热切盼望单一货币的到来,但是他们并未准备接受财政政策上的整合,因为那显然表示将丧失主权。他们最终还是选择了推行欧元,这折射出一种错误的信念,以为欧洲比较特殊,可以化解矛盾。那是一个政治决定。
在美国,一种货币可以在50个州使用,是因为它有一个联邦储 备局和一个财政部长。一个州一旦出现经济困难,中央可以通过对该州人民的社会支出以及展开政府项目,对它实行慷慨的财政转移。联邦政府从那个州征收的税款,是不足以支付联邦政府拨给它的支出的。如果有人记账,该州的财政多年来可能处于赤字状态,但正是因为没人在记账,所以这个情况可以持续。其他州的美国人把那个州的州民当做同胞,所以并不要求他们偿还这笔钱。实际上,那是一份礼物。
当然,另一个极端也能行得通,也就是欧元体制前的欧洲。每 个国家有本身的财政部长并自行管理本国货币。按照此制度,当一个国家经济放缓时,因为不受制于一个共同货币,它可以推行因应的货币政策。这些措施,包括美国人称之为“量化宽松”的扩大货币供应量,以及让货币贬值,使该国的出口更具吸引力。但是,在欧元区国家加入一个货币共同体后,等于是放弃使用这些工具。而它们在形成货币共同体后,也没有确立某种机制——不论是类型还是数量,可以实现相当于那些美国不景气的州能够接收的预算转移。
所以,当一群杂牌军尝试听命于同一个鼓手时,结果是什么? 这就是欧元区面临的情况:有些国家迅速发展,其他国家挣扎跟上。在经济上掉队的国家,即使政府税收减少,在选举压力下还是被迫保持甚至增加公共开支。预算赤字必须通过在货币市场举债来融资填补。由于贷款货币是欧元,而非比方说德拉克马(希腊在2002年之前的货币单位),借贷的利率相对较低,因此挥霍浪费的情况继续下去。希腊最终成为这种衰退的最极端例子,赤字越滚越大。说句公道话,整个欧洲货币联盟必须承担一定的责任。按照《稳定与增长公约》规定,欧元区国家政府如果连续出现财政赤字,须受到一定的制裁,但实际上这些制裁从没有实施于任何一个国家。
过去一段时间,始终保持乐观的专家还希望这些国家的政府能 通过削减福利项目、改革税收制度、放宽劳动力市场规则,或延后民众退休的措施,来拉近与较强的国家如德国的竞争力差距。但这些都没有发生。直到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机,情况终于开始急转直下。宽松的信贷枯竭了,对于像希腊政府的信誉,市场的信心开始下滑,导致其借贷利率飙升。德国和欧洲央行被迫干预,提供紧急援助,以阻止债务危机向整个已垂头丧气的欧元区蔓延。
截至2013年6月,在拨出足够的钱之后,欧元区总算是避开了 灾难。不过,17国政府必须面对一个更棘手的问题,即它们要怎么解决没有整合财政下货币一体化这个欧元计划的根本矛盾。它们可能暂时不去碰这个问题,但是它们明白不可能无限期拖延下去,否则历史会重演,另一场危机会到来,紧急援助的资金将更庞大,到了紧要关头,德国可能得负担这些费用。与其拖延,倒不如迅速采取行动,尤其是拖得越久,选民对债务危机的痛苦和恐慌记忆会渐
渐消失,而果断采取行动的政治意愿也会随之减弱。
不幸的是,当前没有一个选项是容易的。最明显的解决方案是 让欧洲人接受财政政策的整合,让欧洲央行变成另一个联邦储备局,由一名财政部长监督全体欧元区国家的预算,而不设个别财长。这将使欧元区迈向欧盟支持者口中的“前所未有的紧密联盟”,使欧元区看起来更像美国。这种情况会发生吗?选民愿意把本国制定预算的重要权力交给一个中央机关,并相信它所作出的税收和支出决定将对各国公平,同时有利于作为一个整体的欧元区吗?这个可能性非常小,老实说,我不认为这会发生。但如果真发生了,总的来说,这大概是对世界最好的结果。
比较可能却不太理想的结局是欧元区解体,让各国回归本身的 货币。对所有相关者来说,这将是痛苦和混乱的。假设你是个希腊人或葡萄牙人或西班牙人,而你以欧元借钱,现在你必须以欧元偿还贷款,但以什么汇率偿还呢?加盟前的旧利率?还是一些任意设定的新汇率?解体过程将是混乱而且代价高昂的。在解体之前,银行很可能面对挤兑的风险,谣言驱使一般民众由于担心积蓄在一夜之间可能被强制换成一种新的货币,而且币值可能大大不如欧元,进而促使他们涌向银行以欧元提取存款。私人投资也会因为情况不明朗而减少;这也是为何拖拉是不利的另一个原因。对于欧元区以外的国家,特别是那些大量出口至欧洲的国家,包括中国,这也将意味着不小的经济混乱。虽然过了一段受干扰的时间,贸易最终会恢复,事情会安顿下来,但是全球经济在短期内将很可能会放缓。
在介于彻底解体和完全整合之间,还有第三个结局,就是局部 解体。这个结局的情况就有很多种可能,从欧元几乎完好无损,只有一两个国家被逐出,到多数国家受这样那样的影响,可能一些得独立运行,其他的选择加入两三个新共同体,即专家们所谓的两个层次或三个层次的欧洲。而每一个层次会以不同的速度发展。
个关键的问题就是,会不会有一个经济竞争力相对接近的欧洲核 心,足以抵抗巨大的离心力,不让核心散掉。我相信会有一个,这个核心的领导者显然是国民最勤奋的德国,但也包括比利时、荷兰和卢森堡。我不认为法国会变得像德国那样有纪律,它比较可能成为第二层次的核心。
有些人可能会争辩说,欧元区乃至其广义上的欧盟应该被看作 是成功的,因为和平确实实现了,现在爆发战争是难以理解的。但是人们也可以轻易争辩说,促成和平的另有其他因素。苏联解体的后果意味着在可预见的未来,俄罗斯不会再关注在军事上与西方争雄,因为它的精力都很恰当地集中在经济发展上,未来也会是如此。此外,美国通过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形式所提供的安全保障,已将任何可能发动自其他非北约国家的军事行动,变成不切实际。在欧盟内,德国在两次世界大战中都战败,它永远也不会想要再开战。德国人觉得已经够了,只想继续过他们安静、舒适的生活。因为这样,他们一直在尽力去迁就他人。
后世最终会将欧元的记载视为可悲的。无论是谁想为这个货币 一体化计划挽回一些政治功绩,他不得不面对的是冰冷、残酷的事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