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灵修书籍 > 良善天父

第五章 祂的良善——祂的荣耀

你会与自己所敬拜的对象越来越相像。当你带着敬畏、赞叹、惊奇凝视某样事物或某个人,你敬拜的对象具有的某些特质就会开始慢慢地出现在你身上。

—— 汤姆·莱特(N.T.Wright)

摩西的律法有其存在的必要性,但仅是为了某个特定季节:神从来就无意只藉由律法彰显祂所有的属性,也没有要让祂的百姓只能透过律法来认识和享受祂的性情。尽管律法不可或缺又十分荣美,但若是要代表父神的心,它恐怕还差得远。只因那不是律法设立的本意,律法主要是要在弥赛亚出现前,教导以色列百姓知道关于弥赛亚的一切大小事;但尽管如此,绝大多数的人仍是没有认出弥赛亚。就算是神在旧约里与祂百姓互动的过程中,其实也都处处可见恩典的踪影。甚至让人最能一窥父神美好心意的经文,其实都暗藏在旧约里头。律法与恩典之间,仍是存在着极大的差异,但就目前来说,律法提出要求,但恩典却赋予我们能力——只要知道这点就足够了。

神一次又一次地向祂的百姓重申自己的心意,祂宣称:「你对他们说,主耶和华说:我指着我的永生起誓,我断不喜悦恶人死亡,惟喜悦恶人转离所行的道而活。以色列家啊,你们转回,转回吧!离开恶道,何必死亡呢?」(以西结书三十三章 11节)神并不是一位暴君,等着要让坏人受到惩罚和死去。因为若真是如此,祂早就可以光凭一个简单的命令就把坏人通通处理掉了。相反地,祂不断地在为恶人祷告,好叫他们能够回转并存活,祂恨不得所有人都不光只是活着,而是能够活出全然丰盛的生命!但这一切都不会强行加诸在我们身上;否则,祂身边只会有一堆机器人,而不是一群有着祂形像和样式的人。

旧约圣经中最宝贵的部分,就属神告诉摩西,祂要亚伦对着祂的百姓传扬祂所要赐下的祝福。当然神可以随时想要祝福谁就祝福谁,但祂更渴望祂的百姓能够明白祂的心意,祂也渴望祂的祝福要被宣告出来,可见当我们的口与祂的心意同证的时候,总是会有事情发生的。

亚伦是大祭司,因此由他来释放神的祝福在祂百姓身上实在再合理不过。神要祂的百姓在有生之年里的每一天都可以听到祂对他们的祝福,为什么一定要宣告,因为凭口宣告就能够带下改变。当然,这并非只是一个繁文缛节,每件神特别交代我们要做的事,都是有重要涵义的。在此描绘出了一幅图画,当大祭司与神的心意完全一致时——神国的真实就能够透过此一命令临到祂百姓的生命里。我们都确信,若是不说些什么,神的国里就不会有任何事发生。这段经文显明了神渴望她百姓都能认识祂的爱、祂的慷慨,以及在祂凡事充足。这是祂对我们众人的心意。

耶和华晓谕摩西说:「你告诉亚伦和他儿子说:你们要这样为以色列人祝福,说:『愿耶和华赐福给你,保护你。愿耶和华使祂的脸光照你,赐恩给你。愿耶和华向你仰脸,赐你平安。』他们要如此奉我的名为以色列人祝福;我也要赐福给他们。」(民数记六章 22~27 节)

认识神的旅程

乐意赏赐凡寻求祂之人的那一位神,邀请我们踏上一段旅程,可以进入到祂浩瀚无边的良善里尽情徜徉。

这是一趟信心之旅,因为你必须「信有神,且信祂赏赐那寻求祂的人」(希伯来书十一章6节)。由此可以得知,信心包含两个层面:首先你必须深信有一位神的存在;但你必须知道,就连魔鬼也有这层认知。真正能够引领我们进入这趟冒险之旅,并使我们与众不同的,是第二个层面的信心——也就是对于祂良善属性的信心。信祂是那位赏赐者!换句话说,我们对祂的信念必会对我们的生活产生重大的实质影响,因为祂会赏赐凡定意要专心寻求祂的人。祂应许说:「你们寻求我……我必被你们寻见。」(耶利米书二十九章 13~14节)神担保我们在寻求祂时,只需做好愿意诚心顺服的准备,我们必会寻见祂。耶稣也说,祂会向跟随祂的人显明自己(见约翰福音十四章 21节)这里祂在说的是,一旦我们全心寻求祂,祂就必会在人生的道路上与我们相遇。

这个邀约是直接出于生命之父——也是那位总是透过牺牲、给予来彰显慈爱的永生神。若是能完全降服个人自己的理智和意志,并奠基在一个最稳固的根基,也就是神的良善上,就是我们能够送给自己最大的一份礼物。

这是趟信心之旅,人们往往会以为信心与理智两者互相抵触,事实却不然,凭着信能够提升人对事物的理解能力,但它也远超过人的智慧所能理解,因为凭着信我们能够认出肉眼所看不见、人心也难以明白的属灵世界。真正的信心绝对超越人的智力,因为那是出于神的意念,而非来自人的意念。只要愿意让自己的心在神的意念之下,信心就能从内心生发出来,因为信心乃是透过降服领受而来,而非靠个人意志能够带出的结果。更正确的说法或许是,真实的信心不仅可以模塑、更能够促进理解力,因为那些属于肉眼看不见的永恒事物,信心反倒能够看得比理智还要更清楚。「我们因着信,就知道诸世界是藉神话造成的;这样,所看见的,并不是从显然之物造出来的。」(希伯来书十一章 3节)请务必记住,唯有信心能够使我们明白那肉眼所看不见的;根据使徒保罗的说法,那些才是能够存到永远的,至于所看见的都只是暂时的(见哥林多后书四章 18节)。信心使我们扎根于永恒的实底,如此一来绝对能够站立得稳;由于信心能够提升理解力,因此,凭着信我们得以通晓事理。

但我的信心有多少,完全端看我对神的良善认识有多少,也唯有当我真认识祂的良善,我才能够稳妥地居住在其中,并开始恣意地去探索。父乐意将自己与祂的所有赐给我们(见约翰福音十六章14—15节),圣经中提到的信心,就是要像个知道自己备受宠爱的孩子般, 愉悦且喜乐地去探索这个领域。耶稣也教导说,若不回转像个孩子,断不能进神的国。大人总是会试着要顾好自己手上现有的,随着年纪增长,就越来越不敢冒险;孩子就不同了,他们对于探索总是乐此不疲。一旦当我们开始凭信心去探索祂的良善,那时的我们最像耶稣所喜爱且尊荣的小孩子(见马可福音十章 14 节)。

极致的冒险

任何事情只要一旦跟神有关,肯定就是好得无比的极致。无论是祂的良善,或是祂的圣洁,都是无与伦比,祂全然美丽、极其美好、又荣耀至极。然而能够形容祂的词语绝对不仅区区这几个,只不过就算将所能想得到的词通通列下,恐怕也无法道尽神的美好属性与特质。宗教在此指的是不具神大能的空泛形式,总是企图想把神局限在一个小小的框架里,让我们误以为自己理解得十分透彻,也将一切控制在自己手中,但殊不知祂乃是完全、彻底、远远地大过这一切。神的每一个面向都令我们大开眼界,却又在发现一切超乎想象的同时,令我们不禁感到好奇而渴望更多一探究竟。只是就算你穷极一生,或甚至在永恒中不断地去钻研神的某个属性,却还是只能挖掘到神在那个面向或是某个属性的皮毛而已,神就是如此地长阔高深。

历史中不乏许多探险家的冒险故事,不论是哥伦布渴望去探索欧洲人足迹未达之处,航天员渴望去到外太空探索,或是当代充满好奇心的天才们不断在科学、医药、科技等各方面精益求精;我们里面都渴望更多地去寻求与探索。神透过我们天生会想要去发现和创造的特质,来邀访我们进入这样的探索。这份与生俱来的好奇心与渴望,就是神在表达自己作为一位父亲的美好心意。

乔治•华盛顿•卡佛利用这份渴望所得到的发现,最终帮助他服事了他生来就渴望要服事的穷人。他是从研究花生开始,后来慢慢地转变为热切渴望揭开创造的秘密。他最为人津津乐道的,就是他的研究是奠基在对于神的确信上,还有他找出了超过三百种的花生用途。他直言,自己都是凭着信,才能够「贯彻始终地完成所有研究与行动」。他的研究结果影响层面无远弗届,不过他最一开始的初衷是希望使穷人能够因此受益。最后,众人认定此人对于美国南部经济发展功不可没,而这一切都是因为他相信神必会奖赏那寻求祂的人。

捉迷藏

众所皆知智慧高于常人的所罗门曾经这么说:「将事隐秘乃神的荣耀;将事察清乃君王的荣耀。」(箴言二十五章 2节)我发现神因着将事隐秘而得荣耀的这点令我着迷不已,不过你一定要先明白一点,神不是将事藏起来以免我们发现,而是为了我们的缘故,而将事隐秘。

我与我太太贝妮师母有九个孙子,每年到了复活节的时候,我们就会在前院藏彩蛋,虽然我一直搞不懂兔子跟彩蛋到底与耶稣的复活有什么关系;但总之,我们喜欢为了让孩子们可以去找彩蛋而把它们藏起来。话虽如此,可是我不会在地上挖一个很深的洞,然后把各式各样的蛋都藏在那个洞底,洞填满还不够,还在上面用水泥把它封起来。你可以想象我还这样告诉我的孙子们:

「哼,你们以为自己很聪明是吗?看看你们找不找得到那些蛋啊?」当然不会这样。之所以去藏那些彩蛋,是因为希望他们可以找到彩蛋。如果藏到他们都找不着,那还有什么乐趣可言?他们找到彩蛋才是我们最开心的时刻。

而当孩子们在寻找那些被藏起来的彩蛋时,所有大人都会在旁边为他们欢呼打气,特别当他们走得越近的时候,欢呼声还会随之变大,我们有时候甚至还告诉他们大概要往哪个方向去,要找高一点或是低一点的地方。我们也绝对不会当孩子们在外头找彩蛋时,径自进到屋子里去不理会他们。他们虽然找彩蛋也找得很开心,但他们时不时都会回头看看,确保我们大人有在看。对孩子来说,看见我们很开心也是他们乐此不疲的原因之一。这九个孙子的年纪,最小的五岁,最大的十六岁(现在最大的三个孙子,分别是十四岁到十六岁,还会回头帮年纪比较小的忙,确保他们都能找得到)。有些彩蛋的位置比较难找,但也有些是直接大剌剌地摆在显眼处,年纪大的孙子们都知道,那些「有藏跟没藏一样的彩蛋」是要给弟弟妹妹们去找的。当孩子才两岁多的时候,我们会把一些颜色鲜艳的彩蛋放在台阶、走道、或是车子轮胎边,之所以藏在这么明显的地方,是因为我们希望他们可以找得到这些彩蛋。可是如果所有的蛋都藏得这么明显,那些已经大了的孙子很快就会觉得无趣。他们还会理直气壮地回来抱怨,认为我们都没有认真在想要怎么藏,才够具有挑战性。确实如果对象是心智各方面都比较成熟的孩子,彩蛋的藏匿位置就需要多花一点心思了,但别忘了,全家人可以一起享受一段欢乐、有趣的时光才是做这一切的目的。这个简单的例子不仅贴切地描绘出我们在寻觅神何等良善的过程,也说明了当我们更多发现祂的良善时,祂的心有多么喜悦。可见将事隐秘,好让我们去找,果真可以使祂得荣耀。

同样地,父神也邀请我们更进一步地去认识和发现祂的属性。祂所统管的领域——也就是神的国,也同样已经藏好,等着我们去找到它。那是一个永恒的国度,需要在永恒中才足以一一探索祂为我们所造的一切。

箴言二十五章 2 节的下半段,讲到:「将事察清乃君王的荣耀。」此句的重要性并不亚于前一句。我们都是按着神的形像和样式所造,而祂是那位万王之王,因此你我都生来就具有君尊皇族身份。但我们一定都得先确信神已将万物都赐给我们,包含那些隐秘的事——即奥秘,然后才有可能真正活出君尊皇族的身份,如此一来,我们才会去求问、寻找和叩门,深知经历突破是必然的结果(见马太福音七章 7—8 节),神国里的某些事物有时好像也没有特别寻求就得来全不费工夫,不过也有些突破是需要付上相当一段时间的代价,才可经历到的。我们已经都踏上了这趟冒险之旅,相信这一路将会充满欢喜快乐直到永远。

良善之境

我们每个人都是探险家,不断发掘新的事物,并托前人的福也得享他们所发现的好处,每一个发现都使我们个人生命被扩张。一个人会受所见之物影响,因此只要我们定睛看得够久,就必会有所改变。神的良善有些部分相当显而易见,一般人都能够观察得到。我们每个人都被赋予一个挑战,就好像当摩西看到焚而不毁的荆棘,这个故事中有一个能够帮助我们走在个人旅程中的重要细节:是等到摩西转向后,神才从荆棘中对他说话(见出埃及记三章 4节)。有时候目不转睛地注视那显而易见的,会带我们更深地遇见神,神也藉此显明自己,让我们更深认识祂是怎样的一位神。但我们必须知道的是,我们无法靠自己去找到什么了不起的发现,而必须是由神主动向我们显明;换句话说,我们所发现到的一切都不是因为我们多么地有属灵纪律或是多有决心。神有最终决定权,凡接受祂的邀请并求问、寻找和叩门的人,祂必赐给他们这一切奖赏。

当神应许先知耶利米祂必会恢复时,他也曾看清这项事实。「你求告我,我就应允你,并将你所不知道,又大又难的事指示你。」(耶利米书三十三章 3节)这位良善的神邀请我们来求告祂,并且祂承诺必会以超乎我们所求的方式来回应。经文讲到的又大,是指「远高于平均」之意;如果这样还不够,又大后面还接了又难两个字,又难的意思是「难以达到」。这么说吧,神应允必让我们能够达成那难以达成之事。这实在是个令人难以理解的应许啊!若是光靠我们自己的能力、特质或任何条件,绝对不可能办得到,我们本无法理解神的良善究竟是怎么一回事,但祂却使那不可能成为可能。祂给了我们一把钥匙——也就是祂自己,好让我们能够进入原本进不去的领域。那些原本就算用尽全力也无法进入之处,现在靠着祂的名就仿佛如入无人之境一样。因着祂的良善,祂邀请我们求告祂并向祂敞开,好让祂能以超乎我们所求所想的方式来回应。离了祂即没有任何良善可言,因此我们一生就是要来认识这位神——祂不仅邀请也应允,我们必能寻见过去无法经历到的神的良善。

身为探险家的我们需要合一

就如同过去的冒险家一样,现在在我们面前是块未曾有人踏入的领地,其态势不仅远比圣母峰都还要严峻,比任何深海还要令人感到惧怕,就连整个外太空相加都不能与其范围相比——那就是神的良善。神亲自邀请我们要来尝尝主恩的滋味,祂也赐给我们圣灵,作为这趟旅程的向导,一路上带领和帮助我们,带我们进入使大剌剌人得自由的真理里。

同样这里我们要来看摩西的例子,神藉由摩西颁布律法。某次当他与神会面时,当时他所领受的恩典,就算是以新约标准来看,也已是相当难能可贵。不过保罗曾在哥林多后书三章 7至 18节中提及这次会面,宣称即便这一刻是如此荣耀,也仍是不及每位信徒在新约中所能领受到的恩惠。新约能够带下比旧约还要更高一等的祝福与突破,在这方面新约是优于旧约的。

在出埃及记三十三章里,我们看见摩西请求神不要差派天使与以色列百姓进入应许之地,他希望是神亲自与他们同行。甚至摩西直接言明,若是神不与他们同行,那么他就也不要去了,这点实在是很不可思议。神所差派要来带领他们的天使会供应神所应许的一切,也能够成就以色列百姓的梦想,并完成他们立国的期盼。请容我提醒各位,人们确实经常因为天使们身上的荣美与荣耀而误以为他们是神。但因着摩西过去在许多试炼中与神所培养出来的关系,神是这么形容摩西的:「耶和华与摩西面对面说话,好像人与朋友说话一般。」(出埃及记三十三章 11节)摩西身为神的朋友,只有与朋友同行才是他想要的;他的目的不在于祝福,而是与神之间的关系。

耶和华对摩西说:「你这所求的我也要行;因为你在我眼前蒙了恩,并且我按你的名认识你。」摩西说:「求你显出你的荣耀给我看。」

耶和华说:「我要显我一切的恩慈,在你面前经过,宣告我的名。我要恩待谁就恩待谁;要怜悯谁就怜悯谁」;又说:「你不能看见我的面,因为人见我的面不能存活。」耶和华说:「看哪,在我这里有地方,你要站在磐石上。我的荣耀经过的时候,我必将你放在磐石穴中,用我的手遮掩你,等我过去,然后我要将我的手收回,你就得见我的背,却不得见我的面。」(出埃及记三十三章 17-23节)

当摩西求神显出祂的荣耀给他看时,他不是随便挑神的某个位格或是属性,而是选择了每一个人都本该活出的目标,因为我们受造就是要活在神透过耶稣所彰显出来的荣耀里。经文如此说:「因为世人都犯了罪,亏缺了神的荣耀。」(罗马书三章 23节)然而,罪使我们亏缺了神起先定意要我们活出的荣耀。犯罪的意思是「没有命中目标」;想象一位弓箭手朝着标靶射出了一支箭,却眼睁睁地看着那支箭不仅没有命中红心,而是根本连靶都没有射到;这就是我们在罪中的光景,不仅没有命中目标,而是根本离目标——也就是神的荣耀,还差得老远。我们原先被造就是要活在神的透过耶稣所彰显出来的荣耀里,摩西知道应当如此,也渴望要更清楚地看见这点实现。

请试想摩西与神的每次会面,神的荣耀彰显在焚而不毁的荆棘里,神多次亲自降在山上与摩西对话,或是透过在会幕中造访,或在全地充满了祂的荣耀;而这些都还只是圣经中有记载下来的部分。不过正是因为如此,此刻占满摩西心思意念的唯有那一件事——神的荣耀。每一次的会面,都对摩西产生莫大影响,并进而也影响了以色列百姓。一旦当你明白自己活着的真正意义,那份满足感将是其他事物难以取代的。不过这次在神荣耀中的会面,是摩西唯一一次在会面后脸上满有神的荣光。我认为找出这次会面的独特之处相当重要,因为这也是唯一一次百姓因为害怕看见摩西的面容,甚至要求他要在脸上蒙一块帕子,以免他们看到他脸上的荣光。我个人强烈地感受到,神的荣耀将会是接下来这几年中主要探讨和热切寻求的主题。

摩西手里拿着两块法版下西乃山的时候,不知道自己的面皮因耶和华和他说话就发了光。亚伦和以色列众人看见摩西的面皮发光就怕挨近他。摩西叫他们来;于是亚伦和会众的官长都到他那里去,摩西就与他们说话。随后以色列众人都近前来,他就把耶和华在西乃山与他所说的一切话都吩咐他们。摩西与他们说完了话就用帕子蒙上脸。(出埃及记三十四章 29—33 节)

摩西求神向他显明祂的荣耀,神答应并向他显明了自己的良善。这点请务必记下来:是神的良善改变了摩西的面容呀!就在神向摩西启示一个关于自己良善的全新面向后,他的面容就改变了。这岂不就是如今新约教会中所欠缺的吗?神是否有可能正打算要藉由向祂的百姓们显明他们过去从未见过的良善,好使他们的面容也能够被改变呢?我认为是的。因为世人一直以来只看到教会是分裂的、愤怒的、重物质享受的,还有其他恶名可以继续列举下去。如果人们看见教会的面容因着与神、祂的荣耀和良善相遇而有所改变,那将会发生什么事呢?这正是这个世界在切切呼求的呀,世人也渴望相信神真是位良善的神,而我们如何看待这位神,就会是这件事能否成真的关键。

居住在荣耀里!

我个人很喜欢另外一个故事,同样也是与神的荣耀有关。自从我的父亲教导我们何谓在神面前供祭司的职分,又应该如何以感谢、赞美和敬拜为祭来服事祂,我便视其为我此生最主要的目的。每次当我读经读到当神的百姓服事祂,天堂会予以回应时,我就会感到兴奋不已,这门学问永远都还有更多等着我们去挖掘,因为在那些时刻里能够一窥永恒。不论是大卫、摩西或是某个新约人物,只要是与天国的互动,就都存在永恒里,接下来的这个故事也不例外。

吹号的、歌唱的都一齐发声,声合为一,赞美感谢耶和华。吹号、敲钹,用各种乐器,扬声赞美耶和华说:耶和华本为善,祂的慈爱永远长存!那时,耶和华的殿有云充满,甚⾄祭司不能站立供职,因为耶和华的荣光充满了神的殿。(历代志下五章 13-14)

请注意,这里祭司们是用以嘴唇的果子为祭来献给神(见希伯来书十三章15节),然而刚在旧约中所读到的这节经文,却是新约献祭的方式,因为律法要求祭司要以动物献祭,而不是以赞美为祭。此外,也请注意这里祭司们是完全合一地在献祭。还记得使徒行传一章和二章里,当一百二十位信徒们同心合意地聚集时,圣灵就在那时候大大地浇灌在他们中间;神还有一次在一群和睦同居的百姓中间赐下祂的荣耀(见诗篇一三三篇)。当我们彼此相爱的时候,神就乐意在祂的百姓中间彰显祂自己。再来也请注意,他们所赞美的不就是神的良善吗!他们扬声说:「耶和华本为善!」在此又再一次看见神良善的启示与祂的荣耀之间的关联性,所谓神的荣耀就是祂同在的彰显。奇妙之处就在于,经文记载在末日来临前,认识耶和华荣耀的知识要充满遍地,好像水充满洋海一般(见哈巴谷书二章14 节我猜想有许多人会认为,这个荣耀大概会随着弥赛亚的再来,以大军压阵之姿地彰显吧。确实,祂的门徒也是这么想的(见路加福音十九章11—17 节)。但请容我这么建议,正如同耶稣的门徒错看了这点,我们同样也看走了眼,因为我们太常错估祂有多么钟情于与祂百姓同工的过程。祂渴望我们参与在各样的大小事上,倒不是因为祂需要有我们才能做事,而是祂打从一开始的心意就是要与我们同工。当我们成为一个敬拜的群体,在合一中透过心灵和诚实来敬拜祂,并赞美祂本为善时,祂渴望居住在这样的赞美祭中。

记得好几年前,我们曾在某次主日早晨崇拜时唱了一首先知性预言的歌曲。我们称这类先知性预言的歌曲为「属神的歌」,是神透过这首歌亲自对祂的百姓,也就是我们,在歌唱。歌词大概是这么唱的:

你难道忘记我的荣耀充满了摩西的会幕?你难道忘记我的荣耀充满了所罗门的殿?那我手所造的岂不会更满有我的荣耀吗?而我所爱的,我正在建造你。

在那当下我们意识到,神所引用的是马太福音十六章 18节里面,耶稣说:「我要把我的教会建造……」在此,我们就能够一瞥神究竟会在何处赐下祂的荣耀,以及其背后的原因。祂既不吝于使自己的荣耀充满在人为祂名的缘故所盖的建筑物中,那么在祂亲自打造的殿中,岂不会赐下更多的荣耀吗?此殿就是教会——也是神永远的居所(见以弗所书二章 22节)。很明显地,当我说「教会」时,我所指的并不是某个机构或是建筑物本身,虽然这两者都是对教会而言有益且基本的要素,但就算两者兼具也并不等同就是教会。所谓的教会就是由重生的信徒们所组成,他们就好比是活石,被用来建造灵宫,在此殿中祭司将会藉着耶稣基督奉献神所悦纳的灵祭,这个启示是从彼得领受而来的(见彼得前书二章 5节)。许多人会以为彼得是教会的根基(见马太福音十六章 18节),但请务必要再更进—步地知道,充满在那殿中的荣耀为的是要显明神的良善,否则就又是完全错失重点了。

荣耀的盼望

倘若翻遍整本圣经中所有提到关于先知的事件,会发现先知们往往都是专注在神对祂百姓们——即教会的心意。前面所提到的故事都显明了神对我们的心意和计划,祂定意要在我们身上并透过我们来彰显祂自己,好藉此转化我们所处的世界。我们必须视这点为自己存在于这世上的理由,也必须欣然接受并拥抱它。

神所给我们的目标仍是荣耀,祂渴望自己的荣耀能成为祂百姓的居所,就如同祂居住在我们里面一样。使徒保罗以一句扎心的话这么形容:「基督在你们心里成了有荣耀的盼望。」(歌罗西书一章 27章)因著有基督在我们里面,因此神起初对我们的心意能够被完全恢复,我们也才能够居住在祂的荣耀里。若是在神的荣耀里有关于神良善的启示,那么重点在于,因着耶稣基督藉由圣灵居住在我们里面,我们才能够得知祂的良善,并使身边的人透过我们认识到祂的良善,而盼望就在此显明了。

信靠祂的良善

在我看来,诗篇二十七篇是整本圣经中最不寻常也最完整的其中一篇,同时也是我个人的最爱。因此有好几年的时间,每当我的灵需要被喂养,我就会来读这篇诗篇。诗人开宗明义就写了自己对神的全然信靠(1—3节),他何等看重神的同在(4—6节)以及他个人愿意顺服(7—10 节),不过诗人在结尾处揭开个人得力的秘诀可谓是整首诗的重点部分(11—14节)。他在13 节这么说:「我若不信在活人之地得见耶和华的恩惠,就早已丧胆了。」要不是因着能在此生得见神恩惠的盼望,他也无法在这个无望的世代里存留下来。

      绝望是个贼,基督徒尤其容易在不知不觉中就让它披着辨别诸灵的外衣进到自己生命里;然而我们需要知道、认出这是仇敌用来欺哄的一个手段。若是说历史上有哪个季节是神的百姓需要相信自己是能够见到神的荣耀,那就是现在这个时刻了。无论环境和景况如何都充满盼望应该是神百姓身上的记号,这应该要比其他任何一种美德都更明显才是。奥利薇亚·舒普曾经这么说:「谁能够给予人最多盼望,那人肯定就会是最具有影响力的人。」而我们应该是最有条件成为有影响力的人啊!神的良善总是会坏了绝望和忧郁的好事。一旦看见祂的良善,人就能够得着信心。就算内心或情绪上再怎么崩溃,也能因着期待尝尝主恩的滋味而不为所动,并成为祂造我们本该有的样式——不仅带下盼望,并成为彰显祂良善的典范。

上一章 封面 书架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