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见证文集 > 灵命进深小册集

第四章 祷告的见证


    一、引起大复兴的祷告

    全城复兴祷告

    一八五七年,美国伦非尔先生,有一天他在祷告,忽然觉得,在这世界每日不知有千万的人死亡,心中很是忧急。于是在富尔敦街找到一个地方,布置好了,预备开一间祈祷会。到了那一天,只有他自己一个人赴会。他也不灰心,独自一个人跪下祷告主,恳求主赦罪,求圣灵奋兴。过了半点钟才来了一个人,最后一共来了六个人。于是他们同心的祷告主。会毕,伦非尔很快乐的对他们说:「今天我真是觉得主与我们同在。请下礼拜再来聚会。」果然在下礼拜到了三十个人,再下礼拜竟来了一百多人,人数天天增加,以致天天聚会。后来影响全城,照样发起祷告会,渐渐遍及全美国。神听他们的祷告,赐福给这工作。几个月后,就有几千处奋兴会,影响到全世界。星星之火足以燎原。因此而归主的不止千百万。富尔敦街这祈祷处的发源地如今还在。

    戴雅各的家庭生活

    戴德生的父亲戴雅各对于小孩的属灵生命非常注意。每日早餐晚茶之后,必作家庭礼拜,全家大小必须参加。读经之后,父亲用最切实简易的话加以说明,叫小孩也能知能行。他必将全部的话依次讲给小孩听,一点也不漏掉。礼拜日虽然很忙,也必亲自带领子女读经,详加解释。

    每日父亲必在一定时候,恳切为子女祷告,并教小孩作祷告。从作婴孩的时候,每天所遇到的事,无论大小,都要带到神的宝座前。他以为生身的父母,因为疼爱子女,就没有一件关系子女的事看为太小不足注意的。天父的爱既比父母的爱更大,就没有一件事他不注意的了。小孩若有什么要感谢父母,或请他们帮忙的,决不等到晚上。对于天父也当这样,所以孩子从小就学习不断的祷告。阿美丽雅妹妹三岁的时候,就很自然很恭敬的祷告说:「主啊!求??把我的顽皮性除去,给我一个新的心。」有一个时期,每天父亲必带德生和阿美丽雅到他的房里祷告。三人跪在床边,父亲双手抱着子女,把他的心事一一吐露在神的面前。小孩有了这种经验是终生所忘不了的。他不能把许多钱财给子女,但他能够也确已实行,将他的赤诚坚固的信仰种在儿女的心中,并教他们尊重神的话。圣经要从头到尾笃信不疑。他强调的说:「神不能说谎,神不会领你走错路,他不会误事,不会失败!」不知不觉小孩也这样信了。

    等到小孩较大,能够明白的时候,他说明每日读圣经和祷告的必要,正如身体必须日日饮食运动一样。忽略了这一件事,便是忽略了人生最大的需要。他常常力言这一件事的重要,并在家里布置适当的环境,叫每一个人都可以用半个小时单独亲近神。结果连小孩也发觉了快乐的秘诀。每日早餐之前及黄昏的时候,都走进自己的房间去祷告。他们也实在需要这样做,也渐渐觉得非这样做,无法在一日之内作一个快乐的好小孩。但是他们是从好榜样学会的,不单是从话语的教训学习的。

    摩拉维亚钟点代祷制

    「八月二十六日那天,二十四位弟兄和同样数目的姊妹聚会,互相约定推行从午夜到午夜的二十四小时不间断祷告,每天分成日夜二十四班,由大家抽签决定班次。」

    「八月二十七日这个新计划开始付诸实行。很快的就有更多人加入阵容,代祷人数因此增加为七十七位,甚至有些灵性痛悔的孩童中,也自动展开类似的计划。每个轮班祷告的人,在他们当值的一小时中,无不慎重其事的妥为运用。这些代祷者每周聚会一次,听取一些特别需要在主前代求并记念的事项。」

    「无分男童或女童都同样感受到一股强烈祷告的冲动,听着童稚们的祷词而不深为动容者简直是不可能的。八月二十六日晚间,孩童们有一次蒙福的聚会,而后在二十九日从夜间十时直到次日早晨,有人目击了一幅感人万分的景象,来自翰胡和伯帖勒多弗(Berthelsdorf)的女孩子们在这段时间中聚集在赫特堡祈祷、唱诗并哭泣。同一时间内,男孩子们则聚集在另一处恳切祷告。施恩叫人恳求的灵当时倾倒在这些孩子们身上,来势强大并且满有果效,简直无法以适当言语来形容。这情景真的可以说是天上的喜乐临到翰胡的会众中间;大家都浑然忘我,拋开世上短暂的事物,一心只渴慕至天上与基督他们的救主同在,享受永远的福分。」

    另一位目击者说:

    「我无法将翰胡孩童们的大觉醒归因于任何理由,我只能说是圣灵奇妙的浇灌在当时聚集同领圣餐的会众身上。一时之间无分老幼都同样的蒙受到灵风的吹拂。」

    以上所述,就是本章章题--「圣灵何时来临」的答案。我们再度引用哈斯主教的话:「从整部教会史中,还找得到其它像始于一七二七年,接着又延续一百年的这么惊人的祷告会的例子吗?这是独一无二的。这种祷告会称为『钟点代祷制』,意即借着弟兄姊妹的轮班,使为教会所有圣工及需要而发的祈祷能够毫无间断的上达于神。这种祷告到后来必然导出行动。如在翰胡的例子中,祷告点燃了一个火热的期望,就是把基督的救恩传扬给异教徒,它也促成现代海外宣道会的成立。一个小小的村落,在二十五年间就派出了百余位宣教士,你如果想在其它地方找到任何就各方面都足堪比较的事例,最后必将徒劳无功。」

    慕安得烈的祷告工作及祷告生活

    慕安得烈虽然将心力集中在一间教会上,对于各方布道的要求并不拒绝,他在力所能及时,曾接受敦请主持其它地方的聚会。他训练会友组成「后援团」,用祷告来支持他的工作。他的许多著作如「代祷的服事」和「祷告生活」,都以这些教材作为根基。他在主持一次布道会时写信给会友说:「我渴望将神的儿女聚集一堂,好指出代祷和完全分别为圣的需要我强烈感觉到,当我回来时,神会将祷告的灵赐给弟兄姊妹,而期望求得更新和更大的祝福我恳求各位为圣灵更有能力的工作祷告激励大家为我们祷告吧。」

    慕安得烈迅速为神的国度征募祷告伙伴,他相信使神在人的生命里扎实做工,祷告是唯一的管道。当许多退休的农夫迁到村里居住时,慕安得烈相信是神将他们带来作代祷者,于是立刻着手训练他们。

    祷告生活

    对于信徒来说,他自己的分别为圣就是个榜样。他为自己所作的著名祷告是:

    「但愿我生命中的每一刻,不会浪掷于神临在的亮光、爱和喜乐之外。也无时无刻不将我自己交托,作为他的器皿,充满他的灵和他的爱。」

    凡是自己实行不出来的,尤其是祷告方面,慕安得烈尽量不传讲。慕安得烈的习惯是,将一切需要特别祈求的题目记在小册中。旁边则记录神的答复。那一再祈求的是:「凭我一己之力不能达成的工作,求圣灵来动工。」另外一个是:「但愿我在讲道中将这件极关重要的真理说清楚,就是:悔改是罪的交托--一切的罪。」在神学院兴建计划进行中,他的祷告是:「求??让我感到,一旦我将忧虑交托给??,它们就变成了??的,就求??替我去对付。但愿我在一石一砖一木,所有的负担和工人上,得蒙??的恩惠,并且信靠、祷告、安息在??永不落空的信实里。」

    在小册的背面,他记下了这么一个单独与神密交的祷告:「无限的神啊,求??将我倒空,好充满??的圣灵和爱,满得朝外溢流,好让这疲乏的世人看见而饮用。将??的爱充满我,将??的爱充满他们吧!求??将爱充满我,将慈爱充满每一个人吧。」

    祷告的金光照亮了慕安得烈的一切工作。他像路德一样,相信没有任何需要改正的差错不能由祷告而获致。他透过自己的凡人之灵,借着祷告得到每日的祝福,与神保持不间断的交通,是他得到灵力的秘诀。

    期望明确的答复

    慕安得烈知道人们常为下面这问题的两面起争论:祷告能改变事情(神的客观影响)?或者祷告的主要价值在能改变祷告的人(对我们的反射影响)?慕安得烈的见解是:虽然在父的面前祷告,可以使我们安静下来得到平安,也可以将我们提升入忘我境界,但是这其实不是救主的教导。「我们只要仔细研究我们的主对祷告所说的一切教训,我们就会看出,每逢他鼓励我们祷告,都要求我们作明确的祈求,并且期望明确的答复。」

    二、小组聚会的祷告

    赵镛基

    小组体系是我们教会的基础,是在我事奉最艰难的时候,所发现的概念。作为一个有三千名会友的牧师,我认为我可以做每件事,我能讲道、探访以及为病人祷告。可是教会愈增长,我的身体愈软弱;某个主日,我为一位美国布道家翻译时,不支倒地,我还以为我需要更努力更坚强,所以爬起来再试,可是我无法完成翻译,便被送到红十字医院去了。

    「赵牧师,你若要活下去,必须放弃你的传道工作!」在我恢复知觉后,医生给了我这令人难过的建议。

    「我除了传讲福音外,还能做什么呢?」我暗地自忖,心里仿佛有块大石头压着我。

    我发现神有时使用极不寻常的方式,获取我们的注意。我承认在医院里,他得到我的注意!接下来的几天,是我对自己生命重新评估的日子,当此黑暗时刻,我发现了对教会增长具有无限潜力的基本要素:小组体系。

    路加在使徒行传第六章有类似的记载,当信徒人数不多时,十二位使徒能够做教会所有的行政工作。然而,若情况一直维持这样,教会不可能增长超过在耶路撒冷的人数,神改变使徒的想法,好让他们能解决记载在第六章中,潜在的严重问题。

    几乎造成第一次分裂的种族问题必须要解决,使徒们了解,他们不可能包办所有的事情,因此,他们找了七个人,指派他们为执事,负责教会的行政工作。使徒们则挑起他们起初的呼召:「但我们要专心以祈祷传道为事。」(徒六4)

    这章所见的问题,使神的仆人们重估他们的处境,并接受圣灵的智能,使他们学习信任他人,并授权委派工作,如此教会才有无限量的成长。

    我留意在使徒行传里,有好几处经文显示,门徒以大团体或小组方式聚会。下面是摘自使徒行传和罗马书的经文,亦开启了我的眼界,发现小组制度的效用:

    「他们天天同心合意恒切的在殿里,且在家中擘饼,存着欢喜诚实的心用饭,赞美神,得众民的喜爱。主将得救的人数,天天加给他们。」(徒二46、47)

    「他们就每日在殿里,在家里,不住的教训人,传耶稣是基督。」(徒五42)

    「你们也知道,凡与你们有益的,我没有一样避讳不说的,或在众人面前,或在各人家里,我都教导你们。」(徒二十20)

    「又问在他们家中教会安。」(罗十六5)

    这些经文给我所需的指引,自从那时候起到现在,我们教会的小组制度增长到两万多个小组,若每年每一小组带领两个家庭归主,则会有四万个家庭,正常家庭以四人计,则每年的增长率为十六万人,这还不包括那些借着电视,收音机及主日崇拜所领信主的人。因此,我们教会不断增长的主因是小组制度。

    我们的小组聚会约为五至十个家庭,他们聚会的地方可在家庭,方便于晚上或白天妇女的聚会;学校则最适合学生小组聚会;工厂便于工人小组;或餐厅是商人聚会的好地方。他们聚会的地方,就是一种活动的教会。因此,我们除了在大教堂一齐分享神的话,及享受团体的敬拜外,我们也在各地区的据点聚会。

    小组聚会中,组员为彼此的需要代祷。当组员中有人生病时,小组长会探访他们,为他们痊愈祷告,大家都已学会为凡事祷告。他们迫切的为教会、国家和全世界各地不断的复兴祷告,他们也为刚信主的弟兄姊妹祷告,使教会能够继续增长。

    在我们的小组长大会里,我强调每个小组,在他们的祷告中必须有清楚的目标,因此当他们凭信心祷告时,能刻划出一幅清晰的蓝图,这样较易将所认识的人领向基督,所以组员都向他的邻居、朋友或亲戚作见证,当神在这群慕道友心中动工时,这些组员向其它组员分享,同时继续为他们祷告,直到对方归向基督为止。

    我们知道我们在地上与撒但争战,我们的敌人是魔鬼和鬼魔的邪灵,我们的战场是世人的内心,我们的目标乃是所有的人均能来认识救恩和救主耶稣基督。因此我们谨慎的计划,像训练精良的军队般执行策略,但最重要的,就是我们把计划放在祷告里,以致神将生命的气息,放进我们的努力中,使我们结出果子。

    我们教会的增长,没有任何秘诀,我所做的仅是认真的抓住神的话,我相信神在韩国所成就的,在世界各地也会成就,其关键在乎祷告!

上一章 封面 书架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