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对永生正确的渴慕
我们越减少对今世的爱,就会越渴慕永生。
我同意这样一种看法颇有见地:认为最好的景况就是未曾出生,其次是存…生之后很快就死亡的情况(参阅传4:2-3)。
既然他们没有受神真理的光照,他们在今世触日所及不都是令人忧伤和厌倦的事吗?
如此,那些以忧伤和流泪庆祝亲戚的生日,却以快乐的心参加他们葬礼之人并非没有理由。
然而,这一切并没有使他们获益,因他们既然没有信心,就无法明白不幸或人所厌烦的事如何能互相效力以叫敬虔的人得益处,他们因此在绝望中做出以上的结论。
那么,当信徒判断自己必死的生命时,既知道今世所带来的不过是悲惨,就当更热烈地默想永世。
当我们将今世与来世相比时,我们不但可以忽略这必死的生命,甚至应当轻看和厌恶它。
因若天堂是我们的家乡,难道地上不就是我们被掳掠之处吗?
若离开世界等于进入永生,这世界难道不就是坟墓吗?
而且人在今世的生活难道不就是某种死亡吗?
若离开身体等于获得释放和得到完全的自由,难道这身体不就是监牢吗?
若享受神的同在是快乐无比,难道缺乏这快乐不就是忧伤本身吗?
然而,除非我们离开世界,否则“便与主相离”(林后5:6)。
因此,我们若将地上的生命与天上的做比较,无疑地,我们会立刻藐视地上的生命并将之践踏在我们脚下。
当然,我们是因这生命使我们常常犯罪而厌恶它,虽然我们对这光景的厌恶不能说是恨恶这生命本身。
无论如何,我们对待今世的态度应该是:我们既因对今世的厌倦和厌恶而期待它的结束,同时也照神的旨意珍惜他所给我们的每一个新的日子,好让我们的疲倦最终不至于成为埋怨和不耐烦。
因今世就如哨岗,神差派我们在那里站岗直到他呼召我们离开。
使徒保罗感觉到长久受身体的捆锁,为这光景悲伤并迫切地叹息渴慕救赎(罗7:24)。
然而,为了顺服神的吩咐,保罗宣告:或离世与基督同在,或继续在肉身活着,他都愿意接受(腓1:23-24)。
因他承认或以生命或以死亡荣耀神,都是他欠神的债(罗14:8)。
然而,哪一种光景最能将荣耀归给神都是由神自己来做决定。
因此,既然我们应当为主而活并为主而死,我们就当将我们何时离世的决定交付给神,且同时既热切地期待死亡,也经常默想永世。
而且,在将今世与永世比较时,我们就当轻看今世,并因罪的捆绑,渴慕在神喜悦的时候离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