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规模化猪场中的兽医管理技术

规模化猪场中的兽医管理技术

规模化猪场中搞好卫生检疫工作,是保证猪场发展的关键,因此必须建立兽医防疫机构,制定一套严格的卫生防疫制度。

1 场址的选择

规模化养猪场从建场开始就应该考虑到卫生防疫问题,应当符合农业部《动物防疫条件审查办法》等有关规定。规划布局应本着“因地制宜”和“科学合理”的原则。考虑今后发展,应留有余地,利于环保。场址选择要求地势高、阳光充足,利于通风、排水等,供电和交通方便,但要远离铁路和名胜古迹,距离生活饮用水源地、动物屠宰加工场所、动物和动物产品集贸市场500 m以上,距离动物诊疗场所200 m以上,距离动物隔离场所3 000 m以上;同时还要防止有害气体和城市污水的侵害以及传染性疾病的感染。水源要丰富,水质要好。功能区设置应全面、合理,一般包括3~5个功能区,由上风向到下风向应依次为办公区、生活区、生产区、粪尿污水处理区、隔离区等。生产区和生活区要分开,隔离区应远离生产区。

2 卫生管理制度

猪场附近不准养犬,周围不得养猪。搞好环境卫生,防鼠、防虫,杜绝各种传播媒介是防疫卫生的重要一环。猪场建成后全场应进行一次全面消毒,四周必须用铁丝网或围墙围起,人员和车辆进出口必须设消毒池,人员出入处设消毒更衣室。场内设有兽医室、解剖化验室、尸体化制室以及粪便处理站,一般要远离畜舍500 m以上。

场内外运输车辆和工具要严格分开,场内的运贮工具仅限在场内使用。场外饲料运送到饲料周转仓库,然后由场内车辆再运到各畜舍,场外的车辆不准进场,场内车辆不准出场。

猪舍应保持适当的温度和湿度,以增强机体的抵抗力。猪群的更新制度最好采用全进全出制度,在整批出售后,畜舍经过彻底消毒,再更新一批,这样有利于控制疫病传播。

3 卫生防疫制度

3.1 建立检疫制度

进场的猪要进行严格的血清学检查,以免将病原带进场内。从外地或国外新引进的种猪必须做好疫情调查,引入后必须经过检疫和消毒,隔离饲养观察20~30 d,确认无病后才准许进入畜舍。

3.2 畜舍和周围环境的消毒

3.3 粪尿清除及有害气体的排除

畜粪尿的清除在机械化猪场的卫生防疫上有重要意义,一般各类猪舍都铺有缝隙地板,地板下为排粪尿沟,通到猪舍外发酵池和沉淀池,最后经过滤、净化处理(氯气处理)再送农场。猪舍内对猪的健康和生产性能或对人的健康有不良影响的气体统称为有害气体。猪舍有害气体通常包括 NH3、 H2S、CO、CH4、 CO2、粪臭素等,主要是由猪呼吸以及粪尿、饲料、垫草等腐败分解而产生,在通风不良、潮湿、粪尿处理不合理的封闭猪舍含量较高,危害猪及工作人员的健康,降低猪的生产性能,严重时造成慢性中毒甚至急性中毒。所以,生产上应合理设计猪舍,妥善处理粪尿,搞好猪舍环境卫生。首先应从猪舍建筑设计着手,地面应平整并有一定坡度,粪沟位置及宽度要合适,使粪尿易于集中和及时排除;墙体及顶棚应保暖防潮,减少有害气体的吸附。其次是要加强猪舍的卫生管理,合理调教猪在固定地 点排泄,及时清除舍内粪尿污水,加强通风换气。

3.4 防止初生幼畜的死亡

仔猪的死亡大多数发生在产房里,因此除对产房严格消毒外,母猪外阴部亦应进行消毒,防止感染。仔猪哺乳室注意保暖,第一周温度控制在28~30 ℃,第二周20~25 ℃,第三周为16~18 ℃。提早补料和加喂矿物质、维生素等。预防大肠杆菌的感染可用抗大肠杆菌血清和疫苗,一旦发现仔猪下痢,必须进行隔离和消毒,并应用抗血清或疫苗预防,防止大肠杆菌的感染。

3.5 日粮中添加保健剂防止感染

营养性添加剂主要用于平衡畜禽日粮,包括维生素、微量

元素和氨基酸。有些维生素能在机体内自行合成足够的数量,以满足自身的需要;有些维生素在日粮中缺乏,必需添加才能使畜禽获得好的生产效益。目前在大型养猪场对腹泻性疾病的控制和预防一般采用日粮中加抗生素饲喂的方法,以保证在饲养期内猪群不致受此病的侵害。

3.6 病畜和尸体的处理

病死畜禽含有大量病原体,是引发动物疫病的重要传染源。对病死畜禽进行处理,有利于防止病原扩散,防止疫病发生和流行。对养殖场内有病的猪应严格进行检查,及时送隔离室。需要剖检的死猪送到解剖化验室经兽医检查后,认为是传染病和疑似传染病

的要进行化制处理。

3.7 猪群的预防接种

预防接种是在健康猪群中为了防止传染病的发生,有计划有目的地定期施行预防注射。因此,为了控制和消灭一些急性传染病,要制定适合本场的免疫程序,定期进行免疫接种,使机体保持有效的免疫力。制定适合本场的免疫程序要把握好以下几点:以国家和地方规定的强制免疫病种为依据;以当地和本场疫病的发生和流行情况为参考;要结合本场的管理水平和畜禽群体的免疫状况综合考虑;要根据免疫监测和疫病防控实际效果作相应调整。预防接种通常采用疫苗、菌苗、类毒素等生物制品。预防接种时要严格执行预防注射操作规程,接种后一周内要随时注意观察,发现异常反应应及时处理。

3.8 养殖档案的建立

规模养殖场养殖档案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畜禽的品种、数量、繁殖记录、标识情况、来源和进出场日期。

(2)饲料、饲料添加剂等投入品和兽药的来源、名称、使用对象、时间及用量等有关情况。

(3)检疫、免疫、监测、消毒情况。

(4)畜禽发病、诊疗、死亡和无害化处理情况。

(5)畜禽养殖代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