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沙皇”这一称呼源于保加利亚而不是俄罗斯

众所周知的是“沙皇”一词常用来称呼俄罗斯帝国的皇帝,然而很少有人知道的是,“沙皇”这个词并不是首先被俄罗斯人创造出来的,而是保加利亚人,“沙皇”一词就是源自于保加利亚第一帝国。

本文旨在介绍“沙皇”一词的起源与保加利亚帝国的兴衰。

保加利亚的起源:

保加利亚人属于芬兰-鞑靼人种,原为游牧部落。5 世纪由伏尔加河中游迁至多瑙河东北地区,受匈奴人阿提拉家族的统治。7 世纪中叶,保加利亚人进入巴尔干地区,并与俄罗斯人的“七部落”结成联盟,共同对付拜占庭帝国。679 年,阿斯佩里赫率领这个联盟在巴尔干地区打败了一支拜占庭军队,并占领了瓦拉几亚、摩尔多瓦、比萨拉比亚等地。保加利亚人从游牧转为定居,接受了斯拉夫人的语言和生活习惯,已经斯拉夫化了。681 年,保加利亚与拜占庭缔结和约,拜占庭承认保加利亚为独立国家。

... 保加利亚人

保加利亚第一帝国的兴衰

这个帝国源于792 年,拜占庭帝国因圣像破坏运动而发生的内乱。保加利亚大公卡尔达姆借机扩张帝国版图。他的儿子,克鲁姆大公(808-814)统治时期,与拜占庭帝国进了四年战争。战争期间,拜占庭部队于809年和810 年两次攻克保加利亚首都普利斯卡,811 年克鲁姆在山中一战大败拜占庭军,拜占庭皇帝尼塞佛鲁斯战死,813 年克鲁姆进攻君士坦丁堡,未能得手。

其后的奥莫尔塔格大公(814-831)与拜占庭缔结了30 年和平条约。并在边界建筑土垒。鲍里斯一世(852-889)于866 年皈依基督教,承认罗马梵蒂冈至上,因教皇拒绝给保加利亚任命主教,又于870 年转向君士坦丁堡,接受希腊正教派基督教为国教。893 年,完善教会组织,普遍以斯拉夫语举行礼拜。

西蒙一世(893-927)统治时期,国势鼎盛,四次攻抵君士坦丁堡,版图包括阿尔巴尼亚、塞尔维亚。913年西蒙一世被当时的拜占庭帝国摄政议会承认为"全体保加利亚人的皇帝",而925年在其索取下被时任教宗若望十世承认为"全体罗马人的皇帝"。于是,在925年,西蒙一世在自己的领地上,自封为“罗马人与保加利亚人的皇帝”(沙皇)。该称号得到了罗马梵蒂冈的认可,虽然拜占庭帝国抗议,然而也无济于事。此后,保加利亚的君主,也都袭用了“沙皇”这一头衔。

西蒙一世以后,第一保加利亚帝国逐渐衰落。10 世纪中叶,国内因宗教异端波高美尔派兴起而动荡不定。967 年,俄罗斯人在王公斯维亚托斯拉夫率领下入侵保加利亚,并俘获保国王鲍里斯二世及王族。972 年,俄罗斯人在拜占庭军队攻打下撤出保加利亚。鲍里斯退位,保加利亚大教长管区撤销。保加利亚西部的塞缪尔崛起,自立为君(976-1014),并重建大教长管区。1014年,拜占庭军队大败塞缪尔于巴拉西斯塔。1018 年,保加利亚并入拜占庭帝国。

... 保加利亚第一帝国首都附近的圣约翰圆形教堂废墟

保加利亚第二帝国的兴衰

1185年贵族伊凡-阿森发起了反抗拜占庭的起义,并最终得到独立。在伊凡-阿森二世时期(1218-1241),国力达到鼎盛,疆域最广,南抵色雷斯,东西至地中海与黑海。1189 年,阿森兄弟与第三次十字军结盟,以对抗拜占庭帝国。

卡洛扬(1197-1207)统治时期,与罗马梵蒂冈创建了良好联系,承认教皇至上,并获教皇使节的加冕。13 世纪初,十字军攻占君士坦丁堡。拜占庭帝国陷入危机。第二保加利亚帝国获得发展的大好机会。

伊凡-阿森二世(1218-1241)统治时期,国势强盛。城市工商业迅速发展,与意大利、波兰、罗斯均创建了贸易联系。版图不断扩大。1228 年,君士坦丁堡的部分贵族欲拥戴伊凡为拜占庭皇帝,遭到拉丁派教士的反对,计划失败。与罗马梵蒂冈逐渐疏远。1232年,伊凡二世与罗马梵蒂冈决裂,保加利亚教会独立。

13 世纪中叶,蒙古人大规模侵袭保加利亚。1258 年,阿森王朝灭亡。1277 年,爆发伊瓦-伊洛起义。此后,王公贵族纷争不已。1330 年,保加利亚沦为塞尔维亚的附属国,后又分裂为几个公国,至14 世纪末,被并入新兴的奥斯曼帝国的版图。

... 保加利亚圣索菲亚大教堂